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公訴案件審查報告綜合分析怎么寫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3 · 173人看過

公訴案件審查報告分析相關規定

(一)關于總體結構

與原樣本相比,普通版樣本在總體結構上進行了以下調整:

一是刪除原樣本正文中“四、審查復核證據、退查、自行補充偵查過程”和“五、工作情況”兩項,將這兩項中有關程序方面的內容納入導語部分一并敘明:將退查、自行補充偵查的具體內容,列為附件即“退回補充偵查提綱”和“自行補充偵查提綱”:將涉及對事實、證據的論證、說明等內容,放在后面的“五、審查認定的事實、證據及分析”中一并有針對性地具體論證或表述;而將其中有關辯護人意見、被害人意見等內容獨立設置為一項,即“四、相關當事人、訴訟參與人的意見”。這樣修改主要是為了使審查報告在整體結構上更加簡明、緊湊,在具體內容的表述上更加集中、完整。

二是將正文中“六、依法審查后認定的事實”、“七、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和“八、對證據的分析論證”三部分內容合并為一項,即“五、審查認定的事實、證據及分析”,在所認定事實的后面直接列舉能夠證明所認定事實的證據,然后再對所認定的事實和證據進行綜合分析、論證。這樣修改主要是為了使證據證明事實更為直觀,使事實和證據緊密銜接。原樣本將事實與證據分開表述和論證,不僅容易割裂二者之間內在的依存關系,而且使證據分析的邏輯層次更為繁復,尤其不適應一人多起多罪、多人多起多罪等復雜案件的需要。

(二)關于“二、發、破案經過”部分

這次修改樣本。將原樣本小標題“二、案件偵破簡要過程”修改為“二、發、破案經過”;將提示部分修改為“綜合全案證據材料,客觀敘寫本案發案、立案、破案的時間、經過等情況,特別是犯罪嫌疑人的到案經過。”這樣修改主要是考慮:“偵破”一詞無法涵蓋“揭發”情況;發、破案緊密相聯、不可分割,不僅應重視破案過程,也應重視發案過程:對發、破案經過的審查不能僅僅依賴案卷中破案報告、抓獲經過或者情況說明等偵查機關出具的材料,而應當結合全案證據反映的案件來源,犯罪嫌疑人到案時間、經過,抓捕線索來源情況,證據信息的逐步揭示過程等綜合分析案件偵破經過,因此要求制作此部分時要“綜合全案證據材料”;犯罪嫌疑人的到案經過,關系到諸多量刑情節的認定,如是否自首,是否立功(含本人立功、同案人或其他人立功的事實),是否逃逸(交通肇事罪的逃逸情節既可能影響定罪,又可能影響量刑),是否系犯罪嫌疑人家屬協助抓捕等,因此特別對此進行了強調。總結冤錯案件在審查起訴環節未能得到糾正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由于偵查程序封閉,公訴人員不了解偵查過程,只能看到偵查結果,因此發現非法證據等證據隱患的難度大。發、破案經過反映了從立案到破案以及犯罪嫌疑人到案等客觀情況。也反映了偵查機關發現罪行、獲取證據、鎖定犯罪嫌疑人的思維演進過程。因此重視審查發、破案經過。不僅有利于查明罪嫌疑人是否存在自首、立功、坦白、逃逸等量刑情節。而且有利于宏觀把握證據體系的構建脈絡,通過對證據形成的時間、地點、先后順序等細節審查。可以有效地防范證據隱患,提升證據把關能力。因此,承辦人應當進一步加強對發、破案經過的審查力度。

(三)關于“四、相關當事人、訴訟參與人的意見”部分

這次修改樣本將辯護人、被害人等“相關當事人、訴訟參與人的意見”獨立設置為一項,目的是為了強化承辦人對相關當事人、訴訟參與人各種意見和各種疑問的充分重視,以利于檢察機關在充分聽取各方意見的基礎上,作出客觀公正的判斷。司法實踐中存在著公訴人員輕信偵查機關提供的證據,而忽視犯罪嫌疑人

的辯解和辯護律師意見的問題,從而導致應當發現的證據疑點未能發現,或者雖然發現但未進行深入核查。進而造成錯案。基于辯護的對抗屬性,辯護律師對發現控方證據疑點具有積極的態度和豐富的經驗。因此,我們應當善于借助律師的力量來發現證據疑點,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錯案發生。

(四)關于“五、審查認定的事實、證據及分析”部分

該部分是審查報告最為關鍵的部分。對案件事實和證據的審查認定是審查起訴工作的核心,在司法實踐中,絕大多數的冤錯案件都是源于事實、證據的認定錯誤。因此這次修改樣本,針對實踐中制作該部分存在的諸多問題,對這部分的制作提出更加具體、詳細的制作要求,并且提供一些示范性的內容,以引導承辦人注重對單個證據合法性、真實性、關聯性的獨立審查,改變在審查起訴中主要圍繞口供進行證據印證的審查方法,進一步提高綜合審查、判斷、運用證據的能力。具體要求如下:

首先提出總的要求,即“寫明經審查后查明的事實和具體的證據。”這主要是針對實踐中不具體寫明審查后認定的事實和不摘錄證據的具體內容,從而導致無法根據審查報告了解承辦人認定的具體事實、證據的問題。

其次,對事實的敘寫提出具體要求,以提示、引導承辦人如何明確、客觀、全面地認定案件事實。一是明確要求“犯罪事實要按照犯罪構成來敘寫”,這是因為“依法審查后認定的事實”是承辦人通過對全案證據材料進行甄別、取舍、分析、歸納后所作出的總結性概括,是有證據證實的法律事實:二是針對實踐中對事實、情節表述不全面,甚至遺漏關鍵的事實、情節的問題,提示承辦人“凡是影響定罪量刑的事實、情節都應當敘述清楚,尤其不能遺漏關鍵的事實、情節。具體包括作案的時間、地點、動機、目的、實施過程、手段、犯罪情節、危害后果,以及犯罪嫌疑人作案后的表現如有無坦白、自首、立功、退贓等事實和情節”;三是對于共同犯罪,提示承辦人要對“各同案人的地位和作用應在事實中得到呈現”:四是針對實踐中存在的認定事實冗長繁瑣的問題,提示承辦人“注意不要在認定的事實中夾雜一些與定罪量刑無關內容”。

第三,對證據的摘錄提出具體要求并給出相關提示。一是針對實踐中摘錄證據不圍繞認定的事實,把一些沒有認定的證據也列在其中從而造成邏輯混亂的問題,提示承辦人“在此摘錄的證據應當是經過審查復核后查證屬實的。對于不能采信的證據在后面綜合分析論證時指出”:二是引導承辦人改變審查案件先從口供看起,再比對其他證據的習慣,要求“證據要按照先客觀性證據即物證、書證、勘驗或者檢查筆錄、鑒定結論、視聽資料等,后主觀性證據即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同案人供述和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辯解等的順序具體列舉,以客觀證據為基石構建證據體系”;三是為引導承辦人注重從取證主體、取證程序及證據材料的表現形式等各個方面對單個證據的合法性進行全面、獨立的審查,要求“在證據名稱后用括號分別注明每份證據的來源和特征,包括取證主體、取證時間、地點、取證程序、證據材料表現形式以及證據與證據之間?關聯性等”:四是為進一步引導承辦人對單個證據進行必要的總結、分析和初步比對(包括縱向比對,如某個證據前后變化情況:橫向比對,即證明同一案件事實的證據之間是否存在問題、差異等),為后面對證據的綜合分析論證奠定基礎,具體要求并提示“摘錄每份證據的具體內容后,要對其所證明的事項進行必要的說明,并對證據本身及證據與證據之間是否存在問題以及存在的問題是否影響對案件事實的認定等進行必要的分析,以確認所摘錄的證據客觀屬實。如說明單個證據經審查發現的證據能力及證明力問題、證據變化及復核補證情況等,藉此客觀的呈現該證據的全貌,為證據體系的整體評價奠定基礎”,“對于分組舉證的,還要在每組證據全部摘錄和分析后,對該組證據所證明的事項作小結和說明”:五是針對實踐中摘錄證據不全面或者摘錄證據過于冗長繁瑣等問題,明確要求并提示“摘錄證據既要具體、全面,又要突出關鍵點,對于言詞證據可以進行必要的歸納、概括”,“要兼顧定罪證據和量刑證據的全面收集,為量刑建議打好事實證據基礎”。上述規定有利于引導承辦人全面、客觀地表述單個證據的證據狀態,從而促進其排除非法、虛假證據,補充完善瑕疵證據,總結冤錯案件在審查起訴環節未能得到糾正的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我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公訴人員不注重對單個證據的獨立審查,習慣于圍繞口供簡單地比對其他證據的內容是否與口供印證一致,違背了先單個證據獨立審查。后全案證據相互印證的邏輯規律,即不是以單個證據的初步真實性來保障印證結論的準確性,而是以證據間的初步印證來反推單個證據的真實性。如不注重審查證據的合法性,把與口供相印證但來源不清的物證作為定案依據,把與口供相印證但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辨認結果作為定案依據等,從而導致嚴重錯案。由于口供具有不穩定、易失真的特性,簡單以口供為基準來比對其他證據,很容易被誤導。從而無法發現證據中存在的問題。為此必須改變不科學的審查方法,強調注重對單個證據的“三性”即合法性、真實性、關聯性的獨立審查,以保證每一單個證據在納入印證體系之前盡可能具備真實性保障。

最后,針對實踐中普遍存在的對事實證據分析論證不到位,甚至僅有形式上的分析而無實質性分析的問題,在前面對單個證據的初步分析、比對的基礎上,進一步充實、規范對事實、證據“綜合分析論證”部分的內容。引導承辦人全方位、有層次、有條理地對事實、證據進行綜合分析論證:“全案證據摘錄后,要對全案所有證據的證明力、客觀性、合法性以及證據之間能否相互印證,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條,證據與事實之間是否具有關聯性等進行綜合分析論證,對于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應結合證據體系說明矛盾是否能夠排除:對于案件非主要事實及情節不夠清楚的,應說明該非主要事實、情節是否影響案件基本事實及主要情節的認定,從而得出所建立的證據體系是否完善、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充分,是否足以得出唯一的排他性認定的結論。另外,對于不真實的或者不能采用的證據要在此指出,對于不能認定的事實和情節,應當作出有根據有分析的說明。尤其是對有爭議的事實和證據,如與偵查機關認定事實、采信證據不一致,或者是否應當采納辯護人、被害人、訴訟代理人等對案件事實、證據的意見等,更要重點分析論證”。對事實、證據的“綜合分析論證”,實際上要解決的就是“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這一起訴證明標準問題。實踐中對此已形成較為一致的認識,認為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據以定案的證據均已查證屬實;(2)案件事實均有必要的證據予以證明;(3)證據之間、證據與案件事實之間的矛盾得到合理排除;(4)根據證據得出的結論是唯一的,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由于“事實清楚”與“證據確實充分”是一個密不可分的有機整體,論證事實是否清楚的同時必然要引述、分析證據,即哪些事實、情節有哪些證據支

持等,因此需要將“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做為一個整體來考察、論證。列寧曾經說過:“如果從事實的全部總和,以事實的聯系去掌握事實,那么,事實不僅是‘勝于雄辯的東西’,而且是證據確鑿的東西。”因此,我們必須不斷提高綜合審查、判斷、運用證據的能力。總結冤錯案件在審查起訴環節未能得到糾正的原因,公訴人員綜合審查、判斷、運用證據的能力不足,不能從整體上、邏輯上審查、判斷、分析、把握證據也是其中之一。公訴案件審查是一門實踐的藝術,因此高度重視審查報告關于事實、證據“綜合分析論證”部分的制作,不斷地實踐、總結,是我們提高綜合審查、判斷、運用證據能力的有效途徑。

(五)關于“七、承辦人意見”部分

這次修改樣本。針對實踐中制作該部分普遍存在的分析論證不全面、缺乏針對性等問題,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引導承辦人加強對法律適用問題的分析論證:

一是提示承辦人應當分以下幾個層次進行論證。第一個層次是“對全案事實證據情況的意見”。雖然新樣本在“五、審查認定的事實、證據及分析”部分已要求對事實證據進行綜合分析論證,但由于定性與對事實、證據的分析存在必然聯系,因此要求在這部分先簡要概括認定的事實和證據。在此基礎上明確做出犯罪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實充分的結論性意見,這樣有利于思路銜接。第二個層次是“對案件定性和法律適用的意見”,并要求“依據案件事實、情節和法律法規、司法解釋等相關規定,對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一罪與數罪等問題進行分析論證,提出明確具體的定性及法律適用意見”,引導承辦人以案件事實和法律規定為基礎,從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等方面闡明法律規定與案件事實之間的內在聯系。第三個層次是“量刑建議”,即“根據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在綜合考慮案件從重、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等各種法定、酌定量刑情節的基礎上,依照刑法、刑事訴訟法以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就適用的刑罰種類、幅度及執行方式等提出量刑建議。”當前正在進行量刑程序規范化改革,將量刑納入審判程序已勢在必行。2010年“兩高三部”聯合下發了《關于規范量刑程序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最高人民檢察院下發了《人民檢察院開展量刑建議工作的指導意見》、《人民檢察院量刑建議書格式樣本(試行)》,因此審查報告樣本應當將量刑建議問題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單獨予以論證,且相關制作內容、要求應當與上述規范性文件相銜接。

二是在上述分析論證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承辦人對于有爭議的案件還要進行有針對性的釋法說理,即“對于涉及案件定性、量刑等有爭議的問題,如與偵查機關對案件性質的認識不一致,以及是否應當采納辯護人、被害人、訴訟代理人等對案件定性、量刑的意見等,應當重點分析論證”。實踐中對于案件的定性、量刑等適用法律問題存在這樣那樣的爭議是經常發生的,承辦人應當將產生爭議的原因、不同觀點的理由和依據等進行比較、說明、論證,通過深入挖掘法條的內在含義以及案件事實與法律規定的內在聯系等,從而形成確定性的結論或至少能被職業群體所接受的意見。只有這樣經過充分的論證、深入的說理,才可能達成共識,達到難以辯駁的程度,否則,專橫就可能彌漫于司法。

如何寫好審查綜合分析

一、以客觀性證據審查為主線,以客觀性證據作為定案的主要依據

2011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公訴廳對審查報告作了重大變革,與以往最大的不同之處是,要求先審查客觀性證據(即物證、書證、勘驗或者檢查筆錄、鑒定結論、視聽資料等),后審查主觀性證據(即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辯解等)。我們多年來的審查方式是以口供為主線,多是先找出犯罪嫌疑人有利于定罪的一次或幾次供述,再找出與供述相對應的客觀性證據。按照這種順序審查完證據之后,對其他不利于認定的證據不是認為與案件無關,就是認為是犯罪嫌疑人態度不好。這種審查方式也許大多數情況下不會出錯,但是出錯的案子也基本上都是以這種審查方式體現出來的,說明以往的審查方式不科學。最高人民檢察院《公訴案件審查報告的制作》寫到:“目前,有些公訴人員不注重對單個證據的獨立審查,習慣于圍繞口供簡單地比對其他證據的內容是否與口供印證一致,這種做法違背了先單個證據獨立審查,后全案證據相互印證的邏輯規律,即不是以單個證據的初步真實性來保障印證結論的準確性,而是以證據間的初步印證來反推單個證據的真實性。這是某些錯案的成因。”個人總結審查案件,一審先要把起訴意見書看一遍,二審先要把一審的起訴書和判決書看一下,了解一下案情的概況。然后再看發破案經過,這一部分十分重要。案發經過、立案、破案的時間、過程等情況,特別是犯罪嫌疑人的到案經過。總結以往冤錯案件在審查起訴環節未能得到糾正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由于公訴人員不了解偵查過程,因此沒有發現非法證據。承辦人應當加強對發、破案經過的審查力度。在審查證據時,以客觀性證據為主線來審查案件的思路必須確立。以往很多情況下是依靠有罪供述與其他證據之間的相互印證來形成內心確信,進而得出結論。這有兩個風險:一是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具有反復性和復雜性,真偽難辨,而且一旦翻供,案件就陷入僵局;二是以口供為審查重點,往往忽視其他證據特別是客觀性證據的深層次審查,審查中片面強調有罪證據,圍繞有罪證據理解、構建證據體系,忽視證據缺陷,回避證據矛盾。而如果以客觀性證據為主線審查案件,則可以避免以上兩個風險,并往往能夠發現案件證據上的疑點。

二、審查所有證據,做好證據的橫向、縱向以及證據間的比對和分析

審查案件,要求我們對所有的證據(有利于認定的、不利于認定的或者存疑的證據)都要爛熟于胸,而且都要體現在審查終結報告中,做好每一份證據橫向、縱向與其他所有證據的比對和分析。把有價值的證據小結體現在審查報告當中。審查終結報告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對證據的全面摘錄和分析。有些承辦人摘卷摘的很全,哪一個犯罪嫌疑人的幾次供述,哪一個證人的幾次證言全都摘錄了,客觀性證據也摘錄的很全面,但是沒有分組摘錄,眉毛胡子一把抓,更沒有對證據的小結和分析。或者很簡單說一句“以上證據足以認定”。這樣的審查報告是不到位的。筆者曾經辦理一起“兩高一部”指定管轄的張某某等32名中國人在柬埔寨犯罪案件,這個案件的辦案全過程發表于當年的《刑事司法指南》。在辦理這個案件時,對每一份證據的橫向縱向比對、分析論證,花了一、二個月的時間。具體到每一個犯罪嫌疑人對每一筆的綁架、搶劫、強奸、殺人是怎么供述的,有罪的供述有多少次,無罪的有多少次,記憶不清的是多少次;有罪供述中有沒有什么重大細節的矛盾之處;無罪的供述有多少次,細節有什么不同,辯解有沒有道理,有沒有證據支撐。這是橫向的比對和分析,再做縱向的與其他同案犯或證人證言、現場勘查筆錄、物證等客觀性證據進行全面的比對。我們說一個工人組裝機器,一個螺絲釘都不能裝錯,又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更何況關系這么復雜的案件,對一筆事實比如八個人綁架犯罪的每一個人都這么分析,最后合到一塊,對起訴意見書中的這一筆就有一個評判。其中六個人是可以認定犯罪的,即便這六個人中有一個人不認罪,根據其他所有人的指認及相關客觀性證據,也可以認定。那么還有二個人不宜認定,即使這二個人中有一個人承認自己去犯罪了,但是可能因為他犯罪次數太多,通過其他證據證實他是記憶錯誤,不能認定。還有一個人是存疑,有這一筆犯罪的證據,也有相反的證據,本著疑案從無的精神,就不認定這個人參與這一筆了。還有什么情況需要補查之后,才能夠確定這個犯罪嫌疑人有沒有參與這一筆或者參與的地位與作用。補查的時候,因為我們已經對每一筆中每一個人是否犯罪、在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詳細的證據比對,有了總體的把握,知道應該再補查什么。如果沒有經過這么詳細的比對,對案件情況、犯罪嫌疑人參與情況等有一個總體把握,是不知道應該補什么,也無法清晰地告訴偵查人員應該問什么的。當對每一個人每一筆證據都這么分析比對之后,必要的時候還要列表比對分析。

三、制作審查報告要力求“細、拙、大”

審結報告不是承辦人寫給自己看的,而是寫給別人看的,因此要清晰易懂,使看的人甚至不是搞法律的只要有些許文化的人都能看得明白,就像白*易寫詩讀給村嫗聽后才定稿,這樣的審結報告就成功了。“細”是力求把所有有利和不利的證據都呈現出來;“拙”是寫法要樸實,不必有很多漂亮的文字或法律術語;“大”要求我們對所有類似的案件有一個站位高的認識,而不是就案辦案硬套法條。很多承辦人,審結報告中缺乏對證據橫向縱向的比對,證據小結和分析沒有或過于簡單,特別是對于復雜繁難案件,這是遠遠不夠的。承辦人本人在辦這個案子的時候對一些關節的地方也許很清楚,但沒寫出來,過幾年后案件復查就記不得了。有的承辦人對案件的細節“一問三不知”,以這樣的態度來辦案是要出問題的。前幾年我們省院組織了全省檢察機關崗位大練兵檢察文書總決賽,從結果來看有好的一面,但也暴露出很多問題,主要體現在:

1.有的審結報告條理性較差,沒有分組或分組不當。比如對多次雷同的供述沒有概括、沒有提煉或提煉不全,這么復雜的一個案件,審查終結報告中把大部分筆墨用在摘卷上,而證據小結、總結和分析比對較少,甚至沒有。

2.審結報告對案例的說理不夠,法言法語運用不當,法條、司法解釋該運用未運用或者用錯了,對相關法律的分析運用更少,有的觀點雖正確,但法律說理明顯不夠,案件爭議點很多,比如一起犯罪事實至少在三個罪名上存在爭議,光說夠成某一個罪,其它二個罪為什么不構成,沒有說理。有的同志雖然罪名沒有說對,但對證據的取舍、對涉及到的多個罪名的分析比較透徹,這種習慣是非常好的。

3.有的制作涉及多罪名的審查終結報告,沒有一罪一證一說理,眉毛胡子一把抓,相比完善的審查終結報告差距還很大。

4.辦理案件中對一行為可能觸犯多罪名的復雜案件,應對不夠老煉。有的對民事、行政、知識產權等法律法規欠缺,依經驗辦案。有的很少考慮一行為有可能觸犯多個罪名,分析簡單,即使罪名最終寫對的考生,論述的過程也不全面。

5.有的對很多明顯的程序性的違反規定都沒有指出來,說明平時對程序法不重視,非法證據排除方面更是不重視。總之,最重要的一點,對審查終結報告中證據的相互比對、條理性的清晰、說理性的完整、用語的規范上需要進一步下功夫。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知道,對于公訴案件審查報告的書寫,工作人員是要從總體結構出發,分別考慮各個部分的聯系,而且要做好總結分析工作就要從多個方面進行考慮,例如審查所有證據,做好證據的橫向、縱向以及證據間的比對和分析。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咨詢律霸網的專業律師,他們會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武秋榮

武秋榮

執業證號:

13205201610463548

江蘇展馳律師事務所

簡介:

本律師從業至今無不良記錄,畢業于南京大學,法學學士。業務功底深厚,專處理疑難雜癥。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武秋榮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府谷县| 巴彦淖尔市| 咸阳市| 抚顺县| 宁安市| 阿尔山市| 台州市| 呼和浩特市| 青海省| 金华市| 绥芬河市| 鄂托克前旗| 陇西县| 怀集县| 封丘县| 白城市| 同心县| 达孜县| 绥芬河市| 高碑店市| 出国| 英山县| 孙吴县| 遵义市| 临沂市| 宜君县| 靖宇县| 循化| 肥西县| 洛扎县| 宿松县| 紫金县| 沁水县| 余干县| 丰宁| 扶余县| 三明市| 巴塘县| 南汇区| 黑山县| 昌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