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犯罪過失理論處于不斷的研究和發展中,犯罪過失不再認為足純鋅的心理事實而是主客觀兩層面的結合的構造。注意義務和結果避免義務、犯罪過失的構造、以及違法性認識,在犯罪過失理論中是很重要的問題。注意義務不能包括結果避免義務,兩者是并列的關系,而對此兩種義務的違反,是過失的客觀面的內容,也便是犯罪過失違法性的內容,甘違法性的認識及認識的可能性.是從客觀到主觀的結合,作為構成要件過失和責任過失的認識因素之一。關鍵詞:犯罪過失;注意義務;結果避免義務;構造;違法性認識法理論上對犯罪過失的認識,隨著社會生活的不斷進步而發展。無論中外,現在都主張犯罪過失不僅僅是一種心理事實,而有更加豐富的內容。國外刑法理論原先一向認為過失是責任要素,但晚近又有學者主張在構成要件和違法性上,都要考慮過失,承認過失作為構成要件和違法性的主觀要素,臼獄而也在理論和判例上成為一種有力的主張。新中國刑法在1950年擬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大綱[草案]]]總則部分的犯罪一章中規定,過失的犯罪行為,系指犯罪人并無故意,但應預見自己行為之結果,而竟未預見或輕信可避免結果之發生者。閉把“無故意”作為過失存在的前提。而此后的1980年實施的刑法第十二條明確規定: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剪已經預見而輕信可以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1997年修訂刑清第十五條以同樣的內容規定了過失犯罪,并沒有直接規定犯罪過失。而在刑法理論上,一致認為犯罪過失是作為犯罪構成的主觀要件的一種罪過形式。犯罪過失作為一種主觀罪過,它應該具有什么樣的內容和構造,同時,如何將注意義務、違法性等相關的一些重要問題聯系統一起來,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注宜義務和結果通免義務的問皿犯罪過失,按通說,本質在于對注意義務的違反。但關于注意義務的內容,有各種不同的觀點。日本學者**英雄認為,所謂注意義務,從客觀上看,能不能說這種行為是有過失的一個標準具體的說,為了規避結果,不僅要把必須做些什么作為結果發生的結論加以考慮。這種注意義務就叫做結果回避義務。131也有的學者認為注意義務是結果預見義務。閉還有多數學者認為,注意義務包括結果預見義務和結果避免義務。[51筆-者認為,注意義務是一種主觀的精神上義務,包括認識義務[結果預見義務]和意志義務結果避免義務是一種客觀的行為上的義務,包括作為義務和不作為義務。所以兩者不能同時包括在過失的注意義務之中,精神義務和行為義務是有本質的不同的。注意義務也不僅是結果預見義務,結果預見義務是一種認識的義務,即要求行為人的在實施一定行為時,應該對可能發生的危害結果有正確的充分的認識;而所謂意志義務則是指,行為人應該在其認識的范圍內對行為加強意志的支配.以履行結果避免義務,防止危害結果的發生。犯罪過失都是對注意義務和結果避免義務的違反。在疏忽大意的過失中,行為人沒有預見結果的發生,首先就違反了認識的義務,進而沒有在意志上加強支配,表現在行為上就是沒有避免結果的發生,違反了結果避免義務;在過于自信的過失中,行為雖然對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有所認識,但這種認識不能說是履行了義務,因為行為人并沒有充分、正確的認識,而是錯誤的佑計了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或者錯誤的相信防止危害結果發生的有利條件,從這一點上說這也是違反了認識義務,進而也便在意志上沒有加強,同樣沒有采取行為上的措施防止危害結果的發生,同樣違反了結果避免義務。雖然注意義務是結果避免義務的前提,但是兩者畢竟不是相同的事物,故不宜把它們統一在注意義務之下。或者會認為這樣的細分會太過于復雜和繁瑣,但是,筆-者認為,過失中關于義務的這種構造,有利于對諸多問題的說明。首先,在過失的兩種類型之間,可以形成一種平衡的關系。按照通說,疏忽大意的過失是違反了結果預見義務從而違反了結果避免義務,而過于自信的過失沒有違反結果預見義務只違反結果避免義務,如此看來,過于自信的過失主要是行為義務的違反,而疏忽大意的過失主要是認識義務的違反,這兩者在構造上就產生了不平衡,而在定罪和量刑上,沒有明確規定區分這兩種過失。其次,如前所述,注意義務是主觀的精神義務,結果避免義務是客呱的行為義務,兩者本質不同,日本學者大*仁認為.所謂回避犯罪就是不引起犯罪給果的友生,為此安*門為人必須實施法律所要求的一定的作為、不作為。以行為人的內也態度為中心來理解過失時,內心的注戲粼拓就不僅僅是結果預見義務.作為行為人闖山印精神作用,有知的方面和倆意的方面,在倩意方面的要素,是為實施嘟班那果.所豁要的作為,不作為賦予酬**練娜大教授指出了主觀精神的義務,烤值紹宵定的。另一位學者野-村稱認為,對于過失,應當將作為主觀的要素的過失與作為客觀的要素的過失相區分。將前者作為應當考慮到采取結果回避措施的義務.亦即,使意識處于緊張狀態以采取結果回避措施這種表明內部態度的義務[主觀的態度]。[7銘兩位學者都把預見結果和賦予動機的意志的義務作為主觀的注慧義務,而把在客觀面上的行為義務的結果避免義務作為客觀的注憊義務。仍然把結果避免義務放置在注慧義務之內。這樣會使不作為犯的對作為義務的違反與過失犯的對注意義務的違反的界限不清。不作為犯是以不作為的形式違反了應作為的結果避免義務,而這也是過失犯,所以,注意義務和作為義務之間界限不清。如果把注意義務和結果避免義務分開,則自然是界限分明的,過失犯罪都是違反了注意義務和結果避免義務,而在過失犯罪中,如果結果避免義務有要求以作為的形式履行的而行為人是以不作為方式違反的則構成了過失的不作為犯。如行為人系一鐵路扳道工,在值班之時,因為過失忘記執行任務,結果發生了重大事故,則行為人本來負有一定的作為義務,但由于過失而沒有注意及避免危害結果的發生,是過失的不作為犯[過失忘卻犯]。這樣,不作為犯與過失犯就可以區分,前者是從行為方式上來說明的,后者則是從主觀罪過方面來說明的。是存在相交的兩個集臺。所以,筆-者認為過失中的義務有兩種,首先是主觀精神上的注意義務,其次是客觀行為上的結果避免義務,這并不是注意義務的主客觀兩個方面。對過失的整體的把握,則犯罪過失是由主、客觀兩方面構成的,這在下文詳述。而注憊義務不是由主客觀兩方面所構成,因為注意義務并等同于過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退伍費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12知識產權與債權的關系是什么
2020-11-13交通事故處理有什么規定
2020-11-15交通事故同等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2-26財產保全錯誤情形探討
2021-03-08探望權法院的裁判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3上下班工傷認定標準
2020-11-21追尾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2合作關系是否可以有競業限制
2021-01-25孩子商場受傷賠償有哪些相關內容
2020-12-07主體工程勞務部分是否可以分包
2021-01-20什么情況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1-02-12房屋火災意外險多少錢
2021-01-24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2-20廠家倒閉車質保怎么處理
2020-12-13保險拒賠時效如何計算
2020-11-23鐵路保險運輸與保價運輸區別
2020-11-15開荒地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0-12-17土地轉讓合同的效力是怎樣的
2021-02-02土地流轉合同要注意哪些地方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