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雙方辦理離婚手續的時候,不僅要對共同財產進行分割,對于共同債務也要協商解決方案。我國的婚姻法對于婚內債務的規定比較寬泛,容易引發誤解,導致糾紛,因此,在最新頒布的民法總則中,對此進行了強調。那么民法總則婚內債務方面的規定是什么?下面我們一起跟隨小編具體了解下吧。
一、民法總則婚內債務方面的規定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五十六條規定:“個體工商戶的債務,個人經營的,以個人財產承擔;家庭經營的,以家庭財產承擔;無法區分的,以家庭財產承擔。
農村承包經營戶的債務,以從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的農戶財產承擔;事實上由農戶部分成員經營的,以該部分成員的財產承擔。”
二、如何解讀民法總則對夫妻共同債務的規定?
民法總則的該條規定可謂正本清源,誰經營、誰擔責的理念才是商事法律的基本原則,無論從法律的效力等級以及頒布的時間順序,足以指導和改變離婚時夫妻共同債務認定的司法實踐。
1、夫妻是家庭的核心,民法總則所規定的“家庭”必然包含夫妻,家庭財產必然包含夫妻財產。因此該條規定必然直接適用于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夫妻之間離婚時共同債務的認定問題。
2、民法總則之所以對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的債務做出規定,是因為商事主體大多承擔有限責任,而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是以戶為基礎,并且承擔無限責任,這種無限責任能否推及家庭其他成員承擔連帶責任,需要特殊規制。可以推論,那些個人舉債為了公司、企業經營所生債務,更不應該成為夫妻共同債務。
3、共同生活與共同經營具有本質的不同,嚴格區別對待是修正最高法24條婚規的關鍵,只要不是共同經營,那么用于個人生產、經營的債務,就不能因為共同生活、共同財產制而轉化為共同債務。
三、婚姻法對于夫妻債務是怎么說的?
我國現行《婚姻法》第十七條明確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生產、經營的收益”歸夫妻共同所有,因此,即使有證據證明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欠債務用于個人生產經營的,也不構成拒絕用夫妻共同財產清償的抗辯理由。債務的清償應當遵循權利義務對等的原則,當所支付的費用或所負債務為共同生活所需時,即使不是共同所為,或是產生爭議前尚未直接用于共同生活,但其用于生產、經營的最終目的仍然是為夫妻共同生活的,他方也應承擔清償責任。
綜上所述,針對離婚共同債務認定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民法總則婚內債務方面的規定可謂是正本清源,為處理離婚債務處理提供了法律依據。按照民法總則規定,個人經營需要產生的債務不能算作夫妻共同債務,在離婚的時候需要自己承擔,和對方沒有關系。也就是說婚內債務實行的是誰經營,誰承擔的原則。
夫妻離婚房產過戶的情形及手續
2020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是怎樣的
離婚時房產過戶需要多少費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履行中有爭議可不可以中止
2021-01-29無處分權人訂立的合同的效力問題探究
2020-11-25兩公司合并土地使用權怎么處理
2021-01-21公司在上海股交中心掛牌是否影響其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
2021-01-09什么是家庭冷暴力,遭到冷暴力該如何處理
2020-12-31如何保障老年人的婚姻自由權?
2020-12-25勞動部門收到集體合同多久未提出異議會生效
2020-11-20提前終止勞動合同
2021-02-21勞動法關于加班規定怎么規定
2021-01-06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
2021-03-01什么是投資型保險
2021-01-01運輸貨物毀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2保險合同的履行
2021-02-14保險合同糾紛適用什么規定
2021-01-10伍某訴某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6把保險單弄丟了怎么理賠
2021-03-03保險合同冒名掛失是詐騙嗎
2020-12-27年金
2021-02-06關于承包權能否繼承”的問題
2021-03-02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原則有哪些,以及有哪些方式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