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雙方辦理離婚手續的時候,不僅要對共同財產進行分割,對于共同債務也要協商解決方案。我國的婚姻法對于婚內債務的規定比較寬泛,容易引發誤解,導致糾紛,因此,在最新頒布的民法總則中,對此進行了強調。那么民法總則婚內債務方面的規定是什么?下面我們一起跟隨小編具體了解下吧。
一、民法總則婚內債務方面的規定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五十六條規定:“個體工商戶的債務,個人經營的,以個人財產承擔;家庭經營的,以家庭財產承擔;無法區分的,以家庭財產承擔。
農村承包經營戶的債務,以從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的農戶財產承擔;事實上由農戶部分成員經營的,以該部分成員的財產承擔。”
二、如何解讀民法總則對夫妻共同債務的規定?
民法總則的該條規定可謂正本清源,誰經營、誰擔責的理念才是商事法律的基本原則,無論從法律的效力等級以及頒布的時間順序,足以指導和改變離婚時夫妻共同債務認定的司法實踐。
1、夫妻是家庭的核心,民法總則所規定的“家庭”必然包含夫妻,家庭財產必然包含夫妻財產。因此該條規定必然直接適用于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夫妻之間離婚時共同債務的認定問題。
2、民法總則之所以對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的債務做出規定,是因為商事主體大多承擔有限責任,而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是以戶為基礎,并且承擔無限責任,這種無限責任能否推及家庭其他成員承擔連帶責任,需要特殊規制。可以推論,那些個人舉債為了公司、企業經營所生債務,更不應該成為夫妻共同債務。
3、共同生活與共同經營具有本質的不同,嚴格區別對待是修正最高法24條婚規的關鍵,只要不是共同經營,那么用于個人生產、經營的債務,就不能因為共同生活、共同財產制而轉化為共同債務。
三、婚姻法對于夫妻債務是怎么說的?
我國現行《婚姻法》第十七條明確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生產、經營的收益”歸夫妻共同所有,因此,即使有證據證明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欠債務用于個人生產經營的,也不構成拒絕用夫妻共同財產清償的抗辯理由。債務的清償應當遵循權利義務對等的原則,當所支付的費用或所負債務為共同生活所需時,即使不是共同所為,或是產生爭議前尚未直接用于共同生活,但其用于生產、經營的最終目的仍然是為夫妻共同生活的,他方也應承擔清償責任。
綜上所述,針對離婚共同債務認定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民法總則婚內債務方面的規定可謂是正本清源,為處理離婚債務處理提供了法律依據。按照民法總則規定,個人經營需要產生的債務不能算作夫妻共同債務,在離婚的時候需要自己承擔,和對方沒有關系。也就是說婚內債務實行的是誰經營,誰承擔的原則。
夫妻離婚房產過戶的情形及手續
2020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是怎樣的
離婚時房產過戶需要多少費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作經營協議書范本
2020-12-10有限合伙協議
2020-12-02醫療過失行為的特殊性
2020-12-21違法征地查處過程中,政府不作為怎么辦
2020-12-24工會之間股權無償轉讓要交稅嗎
2021-02-20公司還沒注冊先注冊域名可以嗎
2020-12-14商標侵權訴訟的證據收集方法
2020-11-30哪些情形下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不用賠償
2021-02-27兒童監護權轉移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13專有技術侵權糾紛是否適用專屬管轄
2020-11-24如何理解再審法院管轄
2021-01-21商業銀行阻礙相關機構檢查監督的要罰款嗎
2020-11-22裝修工人失誤造成業主損失誰賠償
2021-01-24房地產開發中行政規劃的風險應當由誰承擔
2020-12-11抵押房的保險和購買人壽保險
2021-03-11人身保險退保是什么意思
2021-01-06投保人和保險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6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三)
2021-02-20什么是旅行社責任險條款
2021-02-13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需要公告嗎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