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八條規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這項規定明確了非法證據的判斷標準在于證據的取得是否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對于錄音錄像資料而言,“是否經過對方當事人同意”不能作為判斷證據合法性的標準和依據。
有關錄音錄像證據合法性的判斷,最高人民法院在1995年3月給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的批復(法復[1995]2號)(以下簡稱批復)中認為:“證據的取得必須合法,只有經過合法途徑取得的證據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私自錄制其談話,系不合法行為,以這種手段取得的錄音資料,不能作為證據使用。”這是我國證據制度中的第一個非法證據判斷標準和排除規則的規定,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審判實踐中的操作性問題,具有積極意義。但從審判實踐來看,將錄音取得的證據資料的合法性標準限定在經對方同意,這種一刀切的規定過于嚴厲,實踐中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私自錄制音像資料的情況十分復雜,一方當事人同意對方錄制其談話的情形在實踐中也是極其罕見的,而依據批復,審判人員即使確信證據資料內容真實也無法對權利人予以保護。為此,《證據規定》第六十八條在總結審判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國情,重新設置非法證據的判斷標準。即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如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侵犯他人隱私)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手段(如擅自將竊聽器安裝到他人住處進行竊聽)取得的證據外,其他情形不得視為違法證據。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未經對方同意錄制的音像資料就是具有當然的合法性,沒有經對方同意的錄音錄像資料,只要是不通過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應可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反之,任何證據,如果是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手段取得的,就應當認定為非法證據而排除適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消費者權益的20個法律知識
2020-12-28兒媳女婿有贍養義務嗎
2020-12-11未經批準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的會坐牢嗎
2020-12-17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可以兼職嗎
2021-01-21股份公司章程工商局版本是怎么樣的
2020-11-25被辭退會影響找工作嗎
2021-02-24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7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
2020-12-06人身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1-10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9還貸保證保險合同的訴權之爭
2021-01-16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4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拒賠案件
2020-12-27防范保險欺詐的對策是怎樣的
2020-11-29免責期
2020-11-16死差益與死差損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04土地承包合同有除斥期嗎
2021-03-03林地承包到期后怎么辦
2021-02-27土地流轉是什么意思
2020-12-142020年各地拆遷補償政策在哪里能查看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