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咨詢】
如何預防監外執行脫管?
【律師解答】
一是加強司法部門之間的聯系。司法部門要充分認識到對監外執行罪犯依法監督管理的重要意義,提升到維護社會安定,共建和諧社會的大局上來。公、檢、法三機關要在各司其職、各司其責的同時,堅持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原則,建立聯系會議制度,及時互通情況,攜起手來,齊抓共管。
二是要建立順暢的交付執行、變更執行、終止執行的工作機制。要在政法委的領導下,整合公、檢、法、司的職能優勢,完善制度,明確責任義務。法院在交付未被羈押的罪犯時,應直接將罪犯和法律文書交付給執行機關和監外執行所在單位或基層組織,認真向執行機關和監外執行罪犯單位或基層組織介紹罪犯的犯罪事實、刑期和其他情況,改變過去只向執行機關郵寄法律文書不送交罪犯的交付方法,避免交付脫節、監管失控,提高交付質量。
相關知識:監外執行工作中暴露的主要問題
(一)交付脫節
部分監外執行罪犯檔案中法律文書不全,交接程序不嚴謹,監管機關不能及時掌握監外罪犯情況,難以對監外罪犯進行有效的監管,從而形成漏管。如法院對羈押的罪犯判決后,對監外執行罪犯在移交過程中交接不到位,往往只將執行通知書等法律文書交與看守所就完事大吉,而看守所在釋放人的時候,則把這些文書交與罪犯,讓其自行帶著到當地派出所報到,結果罪犯十有八九不到派出所報到,更有甚者有的連家都不回便進入社會。
(二)人戶分離
由于人口流動性大或拆遷變址,存在不少監外罪犯的原戶口所在地與居住地不一致或監外罪犯報假地址等現象,使一些罪犯形成“空掛戶”,導致派出所、社區不能及時掌握其去向,監管人員無法對其教育管理,出現失脫管狀態。
(三)管理被動
法院對監外執行罪犯宣告后,有時法院未對其告知應盡的義務和承擔的責任,有時只是告知罪犯回去后只要不再犯罪就沒事了,有的監外執行罪犯本人及家屬錯誤地認為監外執行就等于刑滿釋放,只要不重新犯罪就沒事了,因而不配合考察,對執行機關玩“失蹤”。一些監外罪犯回歸社會后,不能主動向監管機構匯報思想動態和平時生活情況,而是監管人員被動去管理,有時上門也無法見到其本人。同時,原監管場所疏于回訪,沒有對監外罪犯進行定期跟蹤考察,使管理難度加大。
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本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你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起訴撤銷合同要多少訴訟費
2020-12-28上市公司收購時都要先停牌嗎
2021-01-22行政拘留年齡有什么新規定
2021-01-21交通事故賠償有哪些費用
2020-11-17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共同財產
2020-11-30老年癡呆癥老人,可以設2個監護人嗎
2021-02-03瞞著寫首付贈與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4如何調查老婆出軌證據
2020-12-27交通事故糾紛
2021-01-11交通肇事者不交醫療費怎么辦
2021-01-25就業協議的有效期限怎么算
2021-03-16私人借錢用房子做抵押安全嗎
2021-03-19變更勞動合同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1-28交通意外險與航空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1-01-06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7保險合同解除后已付保險金是否應全額返還
2020-11-26保險證等不等于保險憑證
2021-03-15保險單丟了能理賠嗎
2020-12-03兩年沒檢車沒交保險現在想用還能車檢嗎
2021-02-01機動車第三者責任應當怎樣認定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