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正確處理醫療事故,保障病員和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維護醫療工作秩序,根據國務院發布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本細則適用于本市各級醫院(包括部隊醫院對地方開放的部分)、療養院(所)、防治站(所)等醫療服務單位(以下簡稱醫療單位),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街道與鄉村所屬的衛生科、醫務室、保健站、衛生站(室)等非獨立醫療機構(以下簡稱非獨立醫療機構),以及個體開業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中發生的醫療事故的處理。
第三條本細則所稱的醫療事故,是指在診療護理工作中,因醫務人員診療護理過失,直接造成病員死亡、殘廢、組織器官損傷導致功能障礙的。
第四條在診療護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醫療事故:
(一)雖有診療護理過失,但未造成病員死亡、殘廢、功能障礙的。
(二)由于病情或病員體質特殊而發生難以預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
(三)藥物過敏試驗結果正常,或衛生行政部門尚未規定做藥物過敏試驗的藥物(包括生物制品)所引起的過敏反應。
(四)按技術操作規程進行的纖維內窺鏡檢查,肝、腎、腦室、心包、肺等重要臟器穿刺特殊造影及心導管等檢查時所發生的意外。
(五)應用新技術、新療法、新藥物之前,執行了請示報告制度,向病員或其家屬如實說明情況,征得病員或其家屬簽字同意,并作了必要的防范準備,仍發生意外的。
(六)按藥物和診療儀器正常劑量和方法,用于常規診療過程中發生副反應的。
(七)手術按操作規程進行,術后發生組織粘連、破潰、滲血、繼發性感染等情況的。
(八)手術過程中,因手術部位嚴重粘連、解剖畸形、腫瘤浸潤等原因而損傷周圍組織或臟器的。
(九)因病員及其家屬不遵守醫院規章制度,不執行醫務人員囑咐或拒絕檢查治療等不配合診治行為而造成不良后果的。
(十)難以避免的并發癥。
第五條醫療單位和衛生行政部門對發生的醫療事故或可能是醫療事故的事件(以下簡稱醫療事故或事件),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及時、認真地做好調查和處理,做到事實清楚、定性準確、責任明確、處理得當。
病員、家屬及其所在單位和有關部門,應與醫療單位和衛生行政部門合作,共同做好醫療事故的善后處理工作。
第二章醫療事故的分類與等級
第六條醫療事故分責任事故和技術事故。責任事故是指醫務人員因玩忽職守、違反規章制度或操作規程等失職行為而造成的醫療事故,技術事故是指醫務人員因技術水平和經驗限制等技術過失而造成的醫療事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套路貸主從犯怎樣判定
2021-02-09房屋裂縫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1-03-03樓上空調外機聲音大算不算擾民
2020-11-26解約定金指的是什么
2021-03-10擔保人被拉黑怎么解決
2020-11-29爺爺奶奶有探視權嗎
2020-11-28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賠償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1配偶是否承擔婚前債務
2020-12-09房屋裝修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17因土地糾紛可以報警嗎
2021-01-30農村內非法買地如何處罰
2021-01-12集資房和公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27勞動者被裁能得到什么賠償
2020-12-17在企業固定工轉制過程中,如何處理用人單位與企業固定工的勞動關系
2020-12-17什么是團體意外保險
2020-11-21產品責任險——“中國制造”出口難題
2020-12-19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保險拒賠引真空地帶爭議
2020-11-20車禍致殘該怎么理賠
2021-02-14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會提起上訴嗎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