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絕關系的協議書沒有公證起效嗎
我國法律對斷絕父母子女關系的行為是不支持的,所以公證機關是不會對這類協議書進行公證的,即使公證了也不具有法律效力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
第三十六條?經公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該項公證的除外。
第三十九條?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公證書的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公證機構應當撤銷該公證書并予以公告,該公證書自始無效;公證書有其他錯誤的,公證機構應當予以更正。
公證處的業務范圍
(一)按照公證對象的性質可分為:
1、證明法律行為。
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行為。如訂立合同、招標、拍賣、收養、贈與等。法律行為的公證必須同時具有以下三個條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行為的內容和形式不違背法律、法規、規章和社會公共利益。
2、證明有法律意義的文書。
是指一切在法律上有效的文書和書面形式的法律行為,而這些有法律意義的文書都能作為確定權利義務關系的書面證據。如證明親屬關系,證明法人資格,證明學歷等。只要文書的內容不與我國現行法律、政策相違背,公證機關都應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予以公證,以預防糾紛,減少訴訟。
3、證明有法律意義的事實。
是指法律上對當事人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設立、變更和終止,或民事權利的實現有一定影響作用的各種客觀事實。如證明出生、死亡等事實;證明意外事故,如空難事故,海損事故,風雹、洪澇災害等意外事故。法律事實包括事件(自然事件、社會事件)和行為兩類,但并非所有的事件和行為都是法律實事。只有當法律規定把某種事實同一定的法律后果聯系起來的時候,即產生、變更和終止權利義務關系時,這種事實才被認為是法律事實,才具有法律意義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我國法律對斷絕父母子女關系的行為是不支持的,所以公證機關是不會對這類協議書進行公證的,即使公證了也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直行道左轉怎么處罰
2020-12-25上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傷害的公司有責任嗎
2020-12-11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期限除斥期間
2020-12-05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對成年被扶養人的界定
2020-11-29雇傭算承包關系嗎
2020-12-09房產抵押注銷后還能調取嗎
2021-01-16廣東省工傷供養親屬撫恤金標準
2020-12-13怎么取回自己的房產證
2020-12-15勞動關系從何時建立,是什么意思
2021-02-15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重復保險的司法認定
2021-01-16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如何確定
2021-02-10保險公司可以解散或者倒閉嗎
2021-01-21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方式有哪些
2021-03-04保險合同包含的三種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0-12-05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故意造成保險事故的,保險人可以追償嗎
2021-03-13投保率
2021-02-16農地承包的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1-07辦理土地轉讓有哪些程序
2021-03-05拆遷合同簽了多久打款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