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報警時限是多長?
交通事故報警沒有時間限制,但是建議盡快報警,時間長了會影響案件調查,并且報案時必須同時提供相關有效證據,否則交警部門也可以不受理,同時還要注意不可以超過一定的訴訟時效。
確定交通事故訴訟時效:
1、事故發生日。 如果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害輕微,雙方能就事故責任達成一致意見,不需要交警出具事故責任認定書的,一般自事故發生日起起算一年訴訟時效。
2、交警出具事故責任認定書。《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自交通事故發生之日起,輕微事故5 日內;一般事故15日內;重大、特大事故20日內,必須作出責任認定。因交通事故情節復雜不能按期作出認定的,須報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批準,按上述規定分別延長5日、15日、20日。事故發生后一般交警部門會在30日內制作《事故責任認定書》,自當事人收到《事故責任認定書》之日起,一年訴訟時效開始起算。《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不再要求交通事故必須要調解,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申請調解也可以單方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在交警部門處理交通事故過程中,有時也會進行調解,如調解不成交警部門會出具《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終結書》,當事人自受到該終結書之日起,一年訴訟時效開始算。
總之,交通事故報警沒有時間限制,但是建議盡快報警,時間長了會影響案件調查,并且報案時必須同時提供相關有效證據,否則交警部門也可以不受理。
肇事逃逸的構成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構成有三個方面:
(一)主觀方面:主觀方面即行為人的主觀動機,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動機一般是逃避搶救義務以及逃避責任追究。這種動機是積極的心理活動。雖然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但僅就逃逸行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為故意。因此只有行為人對肇事行為明知,同時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構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因為從主觀方面來看,在犯罪惡意上是很小的,是對現場后果的害怕所致。但毫無疑問,其逃逸行為還是直接故意所致。所以無論何種情形,行為人在逃逸時都必須明知自己的行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發生,并對逃逸行為有直接的故意,這是行為人的主觀方面。
(二)客觀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從刑法理論來看,認定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對行為的客觀方面予以認定。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 肇事逃逸 行為,是最高院的《解釋》中規定了在五種情形的基礎上而逃跑的行為。這就可以明確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作為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加重情節來規定的。也就是說如果行為人的先前行為沒有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或者雖有交通違規行為但該違規行為與結果沒有因果關系,或者行為人在交通事故中僅負同等責任或者次要責任,或者交通行為在所造成的結果尚未達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標準的,或者在負事故全部責任或主責的情況下僅致1人重傷,但又不具備酒后駕駛、無執照駕車、無牌照駕車《解釋》規定的情形之一的,即便行為人事后有逃逸行為,也不能認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三)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的空間要素,即該行為是否僅限于“逃離事故現場” 。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雖然沒有逃離現場(有的是不可能逃跑),但是在將傷者送到醫院后或在等待交警部門處理時畏罪逃跑,雖然無論從主觀方面還是客觀方面都是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的構成的,也應當受到法律的嚴懲。而在學界部分學者認為交通肇事罪是一種過失犯罪,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并不深。因此,對其處理不宜過重,具體把握尺度也宜寬不宜嚴,所以要對逃逸行為的時間和空間作必要的限定。
綜合上面所說的 ,肇事逃逸是屬于一種極其不負責任的表現,而且也給他人帶來了很大的傷害,如果發生肇事逃逸而對于他人就應該盡快的報案,讓執法人員來處理后面的事情,所以,對于任何事情都要懂得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處罰?
肇事逃逸一定會拘留嗎,怎么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處罰規則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反環境保護法怎么處罰
2021-01-25不可撤銷保證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5交通事故處理有什么規定
2020-11-15跳樓討薪為何被行政拘留,農民工跳樓討薪違法嗎
2021-03-02協議離婚可是男方不付孩子的撫養費怎么辦
2020-11-20二審維持原判多久才可以生效
2020-12-27交通事故索賠訣竅:尋找最佳法院
2021-02-03學生補課導致猝死是誰的責任
2021-03-19農村承包土地確權糾紛哪個單位管
2021-02-20勞動仲裁由誰來裁決
2021-03-19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1-20是不是買了“全險”就不會被拒賠
2021-02-26產險投保指南
2021-01-22拆遷住改非能算門面嗎
2021-01-02民宅開辦公司拆遷補償有哪些
2021-01-15拆遷補償安置協議達成后,對方不履行的該怎么辦
2021-02-07【拆遷法律常識】國有土地所有權
2020-12-22深圳舊城改造尷尬:拆遷造就億萬富豪
2020-11-28拆遷評估報告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2有拆遷協議能獨立立戶嗎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