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對員工罰款合法嗎?
在我國,對公民的財產行使經濟處罰權的主體只能是法律法規賦予的行政機關、司法機關等有授權的主體,且應嚴格依照法律法規所規定的程序執行。勞動者和企業之間并非完全意義上的平等主體,雙方的關系應當受勞動法等社會法來調整。在我國,對公民的財產行使經濟處罰權的主體只能是法律法規賦予的行政機關、司法機關等有授權的主體,且應嚴格依照法律法規所規定的程序執行。勞動者和企業之間并非完全意義上的平等主體,雙方的關系應當受勞動法等社會法來調整。
結合中國國情和勞動法的立法精神來看,在我國立法并未明文規定企業罰款權,并對適用的情形、程序、罰款額幅度進行嚴格規制的情形下,承認企業罰款權不利于保持企業用工自主權與勞動者權益保障的平衡。企業行使經濟處罰權是以剝奪勞動者的經濟利益為代價的,對勞動者是不公平的。假如允許,由于勞動者在勞動關系中事實上的弱勢地位,企業很容易憑借其優勢地位,濫用罰款權,隨意處罰勞動者,故司法機關不應支持企業依據內部罰款制度對勞動者克扣工資。
二、公司對員工處罰的措施有哪些?
根據《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單位對職工的處罰有行政處分或者經濟處罰。其中,對職工的行政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留用察看,開除。有下列特殊事情之一者,予以警告:
1、未經許可,擅自在廠內推銷物品者。
2、上班時間,躲臥休息,擅離崗位,怠忽工作者。
3、因個人過失致發生工作錯誤,情節輕微者。
4、妨害生產工作或團體秩序,情節輕微者。
5、不服從主管人員合理指導,情節輕微者。
6、不按規定穿著服裝或佩掛規定標志或穿拖鞋上班者。
7、不能適時完成重大或特殊交辦任務者。
綜上所述,有時候員工會因為工作疏忽失誤給公司帶來一定損失,有的企業設立獎勵和懲罰機制,對違反規定的員工罰款。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沒有法律依據。一般來說,公司對員工處罰措施有警告、撤職及開除等。通過罰款來加強管理并不是一個好的辦法。
單位不和員工簽合同有什么后果
員工工傷保險繳費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份制企業的董事會以什么名義申請行政復議
2020-12-24調解拒不履行怎么申請執行
2020-12-22贈與合同成立要件是什么
2021-02-11雙方的合同什么情況下表示已經成立
2021-01-04交通事故對方全責應該賠償多少
2020-12-23公司倒閉派遣制制員工怎么賠償
2021-01-07壽險投保指南
2021-03-10對于產品責任及產品責任法你了解多少
2021-03-25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9財產保險意外傷害險種的理賠流程
2021-03-22如何防范保險糾紛
2021-02-20保險公司拒賠是否合理
2021-01-06校車肇事損失保險公司拒賠無理
2021-02-25車禍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險理賠
2020-12-22土地流轉有哪些好處
2020-11-19拆遷已婚的女兒還有賠償嗎
2021-02-28農村商業用房拆遷補償辦法是怎樣的
2020-12-01拆遷補償安置面積與戶口有關嗎
2020-12-04租的營業房遇到拆遷,我能拿到哪些補償呢
2020-12-07蘭州市城市房屋拆遷補助費標準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