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能不能要精神賠償
工傷能否主張精神損害賠償,首先要解決工傷能否適用民法的問題?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勞動法與民法的關系問題。理論上普遍認為,廣義上的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密切聯系的其他社會關系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包括《勞動法》、《工會法》、《民法通則》、《民事訴訟法》等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密切聯系的其他社會關系的法律法規。因此,民法及其他法律中調整勞動關系的法律規定本身就是勞動法的一部分。其次,勞動法與民法是特殊法與一般法的關系,勞動法是特殊法,民法是一般法。勞動法有規定的,應當適用勞動法的規定,勞動法沒有規定的,應當適用民法的規定。其三,《安全生產法》第48條規定:“因生產安全事故受到損害的從業人員,除依法享有工傷社會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向本單位提出賠償要求。”《職業病防治法》第52條也規定:“職業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傷社會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賠償要求。”《安全生產法》和《職業病防治法》均規定工傷職工除依照工傷保險法規享有工傷保險待遇外,仍有權依照民事法律向用人單位主張工傷賠償責任。從上述法律規定中不難看出,民事法律調整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工傷事故關系。
精神損害,按一般觀念和理論上具有影響力的學說,是指精神痛苦和肉體痛苦。一個人的隱私被非法披露,或者在商場購物時被非法搜身,往往會產生焦慮、憤怒、怨恨、屈辱等種種不良的情緒和感情;身體受到傷害,導致肢體殘疾、容貌被毀,也會同時造成巨大的肉體痛苦和精神痛苦。有的人終生悲傷壓抑,了無生趣;有的人因人格尊嚴受到極大傷害,難以承受精神上的痛苦和屈辱而決意輕生。精神損害賠償就是使加害人對此種精神損害承擔的財產責任。《民法通則》第120條規定的“賠償損失”,包括對精神損失的賠償。
以金錢的方式賠償公民的精神損害,責任的形式與損害的性質其實并不一致。精神損害賠償的目的在于撫慰,在于使受害人感到侵權人受到了法律上應有的懲罰,感到自己所受的傷害得到某種程度的補償。所以在很多國家,精神損害賠償稱為“撫慰金”。
關于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問題,《解釋》第1條規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三)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根據該條規定,生命權、健康權受到侵害的,可以依據該條的規定主張精神損害賠償。工傷職工在執行工作職責中生命權、健康權受到侵害,符合《解釋》精神損害賠償的規定,工傷職工可以依據《解釋》的規定向用人單位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解釋》第9條規定:“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以下方式:(一)致人殘疾的,為殘疾賠償金;(二)致人死亡的,為死亡賠償金;(三)其他損害情形的精神撫慰金。”該條中的殘疾賠償金和死亡賠償金,除了在《國家賠償法》中有此表述外,其他法律中未見此表述。《國家賠償法》第27條規定:造成部分或者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支付醫療費,以及殘疾賠償金,殘疾賠償金根據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確定,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最高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十倍,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二十倍。造成死亡的,應當支付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總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二十倍。
工傷認定的流程是什么
(一)工傷認定由用人單位申報,工傷保險經辦機構受理并負責調查取證(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或沒有建立工傷保險經辦機構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作出認定。
(二)用人單位因工作原因發生傷害事故后,應在24小時內向工傷保險經辦機構和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報告。30日內(職業病自確診之日起)提交工傷認定申請。特殊情況(暫時無法提供完整工傷證明材料),經工傷保險經辦機構許可后可視情延期。
(三)申報工傷須提供以下材料:
1、事故傷害報告;
2、受傷害人申請及本人身份證明及受傷部位照片;
3、初診醫療機構的診斷報告及相關生化物理檢查報告;
4、用人單位填寫的《寧夏回族自治區職工因工傷亡認定書》。
申報人不能按上述要求提供完整資料,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有權責成其補充完整或提供相關證據證明后再受理。
(四)辦事機構在接到用人單位事故傷害報告后,應在3日內到現場對下列情況調查取證。
1、故發生時間、地點、原因和主要經過,掌握現場和旁證材料;
2、與受傷害人見面,確認受傷部位和和診斷治療情況;
3、填寫《工傷亡事故調查確認書》。
(五)保險經辦機構應在接到申報后20個工作日內,向同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送交《工傷亡事故調查確認書》及工傷申報材料相關證明材料。
(六)工傷認定機構是縣以上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傷認定機構在接到完整材料后,應在7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認定工傷的批復。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送交的有關材料有異議,可責成重新提出處理意見或補充材料。或直接做出不予認定的結論。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工傷能不能要精神賠償”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相關法律及司法解釋的規定,發生工傷后,受傷的職工可以向用人單位申請精神賠償,但這種情況在實踐中是比較少見的。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李江鋒律師,大學本科學歷,法學學士學位,現為石家莊市律師協會公司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北錦澤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副主任律師。 李江鋒律師2008年在校期間通過國家司法考試,2009年大學畢業以后到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實習,同年到河北錦澤律師事務所工作至今。李律師自執業以來,辦理了大量的民事及刑事案件以及一些有社會影響的案件,如無極6.16環境污染案等。同時,李律師還擔任了河北**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法律顧問。李江鋒律師愿以嚴謹的工作態度,專業的法律知識,為您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代理合同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27股東代表訴訟的條件
2021-03-03成為獨立董事需滿足哪些條件
2021-02-06侵犯著作權的行為的認定
2021-03-08行政處分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1-2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2020-11-29開車撞死狗跑了算不算肇事逃逸
2021-02-18受欺騙贈與合同是否可以撤銷
2021-01-17移送管轄前實施的保全是否繼續有效
2020-12-19工傷鑒定過了有效期怎么辦
2021-01-10違反規定徇私向親屬發放貸款的全部承擔責任嗎
2021-02-16逾期不履行合同怎么界定
2020-12-31什么是房產調查
2020-11-29個體戶請幫手帶學徒需要簽訂合同嗎
2020-12-09口頭變更勞動合同未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1-01-17境外單位是否適用勞動法下的競業限制單位
2021-01-01什么樣的條件適合簽訂勞務合同
2021-03-224s店強制買保險怎么辦
2021-01-16責任無法認定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3-12車輛剮蹭對方全責走保險流程什么樣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