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的發展使得很多犯罪分子找到了新的詐騙方式,這對于公安機關的偵查是一種大的挑戰,平時自己上網的時候應當小心各種鏈接,不要隨便亂點,如果真的不幸被騙了,一定要及時報警,然后盡快凍結自己的賬戶,很多人對于遇網絡詐騙怎么辦,有什么規定很迷茫,讓小編來告訴大家有關的法律知識。
一、遇網絡詐騙怎么辦,有什么規定?
如果你發現自己被詐騙了,那么第一時間你應該去公安局報案,提供被騙過程,這時候可以要求警察陪同你去銀行辦理凍結被害人銀行卡的手續,以防詐騙犯對你的銀行進行轉賬操作。
如果你是因為被騙轉賬,那么你可以向警方提供詐騙犯的銀行卡號,通過卡號可以查詢到該卡的開戶點并且可以查詢到資金流向,警方也可以通過銀行卡號獲取到詐騙犯的個人信息。
如果你的銀行卡號密碼被詐騙犯獲取了,那么你可以立刻登錄銀行官網,輸入3次錯誤的密碼,然后再去ATM機進行相同的操作,這樣你的銀行賬號就會被凍結,詐騙犯也就沒辦法對你的銀行卡進行操作了。
二、民事欺詐和刑事詐騙的區別
民事活動中,一方當事人有意隱瞞事實情況,造成對方當事人誤信,導致其利益受損而從中獲利的行為就是民事欺詐。而詐騙行為則是行為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捏造事實,隱瞞真相,無中生有的手段,騙取公私財物的行為,數額較大的,構成詐騙罪。 二者雖然在客觀表現上相似,但在構成要件上仍然存在明顯的區別。
(一)在主觀方面:民事欺詐行為人主觀目的是通過瞞、哄、誘導的方法,使受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做出對其不利而對欺詐行為人有利的行為,通過“履行義務”的合法形式,謀取非法利益,其實質是“不法獲利”,主觀故意是間接的。而詐騙行為則不同,行為人主觀上根本沒有擔負義務的動機,只企圖虛構事實迷惑受害人上當受騙,交出財物,非法占有,其主觀故意是直接的。
(二)在客觀方面:刑事詐騙行為人為逃避法律的制裁,在虛構事實的同時,常常使用虛假的身份、虛假的證件,甚至編造假姓名、假地址等,其目的是在得逞后不受法律的追究。而民事欺詐行為人則無須假冒身份、虛構地址、造假證件等,一般具有合法的民事主體資格。
(三)在內容方面:刑事詐騙行為人完全是虛構事實、無中生有,根本不具備履行義務的能力和條件。而欺詐行為人則是基于一定事實基礎上的夸張、擴大,屬部分內容不真實,且有一定承擔義務的能力和條件,也就是說其所實施的行為中有合法的民事內容的部分。
(四)在后果方面:刑事詐騙行為人為了非法占有,巧取豪奪,不擇手段,詐騙的財物數額往往非常巨大,嚴重擾亂了我國的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秩序。我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而欺詐行為雖然也是違法的,但其嚴重程度仍然在民事違法的限度之內。對于民事欺詐行為,我國《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民事行為為無效。”對無效的民事行為,法律規定,各自返還財產,欺詐行為一方賠償對方的損失。
綜上所述,小編已經告訴大家遇網絡詐騙怎么辦,有什么規定,一般在上網的時候是需要每一個人的辨別能力的,有的犯罪分子時比較好識別的,但是又的犯罪分子的手段隱蔽性特別強,并且不容易察覺,這時候就要提高自己的警惕心,平時對于不詳的網絡信息不要亂點,更不要輕信陌生人的話。
網絡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是哪些?
互聯網發達的當代怎么避免網絡詐騙?
網絡詐騙罪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方簽名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26土地租賃合同怎么寫
2020-12-14留置流押條款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1-10請求交通賠償需準備的材料
2021-01-03去拘留所探視要帶什么手續拘留所
2020-12-08家庭暴力案例
2021-02-27交通事故起訴程序有哪些
2021-01-07自愿放棄房產聲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2離婚協議日期寫錯還能生效嗎
2020-11-20金融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履行職責享有哪些監督檢查職權
2021-02-25購房合同有何需要注意的陷阱
2021-02-21口頭合同提前終止可以嗎
2021-02-03當事人能否當庭變更訴訟請求
2020-12-14房地產投資技巧
2020-11-19臨時用地到期可以處罰嗎
2021-01-12農村住房可以登記為個體戶經營場所嗎
2020-12-03房屋長期出租是一年一簽嗎
2020-12-01普通員工簽勞動合同注意什么
2021-02-21公司倒閉員工按入職時間怎么賠償
2021-01-18被動物咬了該如何維權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