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聘臨時工也應簽合同嗎
短期工是否需要與商家簽訂呢?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只要發生,勞務雙方必須簽訂書面勞務合同。勞務合同可以對勞動時間、勞動報酬、雙方責任義務等進行簡單約定,同樣具有法律效力。一旦用人單位出現克扣工資、延長勞動時間等情況,‘短期工’可以依據勞務合同為自己‘討公道’。”“自金融危機以來,國內大部分企業主要以短期小訂單為主,短期訂單越多,企業就更不敢‘養’充足的長期普工,接到訂單時,為了降低勞動力成本并盡快完成訂單,就會招聘臨時工,這樣企業一方面降低了勞動成本,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規避法律責任。”梁*長表示,“臨時工”每周工作超過24小時以上的必須按全日制工資支付,企業不能打“擦邊球”。
二、臨時工工傷的賠償標準
臨時工,作為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用工形式,是相對于正式工(固定工)而言的,1989年國務院發布《全民所有制企業臨時工管理規定》中,明確“臨時工”系指用于臨時性、季節性生產崗位,簽訂勞動合同、在用人單位使用期限不超過1年的人員。臨時工在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上、享有的勞動保障權益上、政府部門對其實行的管理方式上,都不同于固定工、合同工。但1995年《勞動》開始實施后,全面建立通過訂立勞動合同來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合同制度,“臨時工”作為一種用工形式已經不存在。
勞動部辦公廳在《對〈關于臨時工等問題的請示〉的復函》(勞辦發[1996]238號)中明確指出:“《勞動法》實施后,所有用人單位與職工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各類職工在用人單位享有的權利是平等的。”
2001年10月,國務院在清理行政法規時,即宣布《全民所有制企業臨時工管理暫行規定》失效,理由是“調整對象已消失”。用人單位在臨時性和常年性工作崗位上的用工,都必須訂立勞動合同,參加各種保險。在臨時性工作崗位的用工,可以訂立以完成一定的工作為期限的勞動合同,也可訂立短期勞動合同。因此過去意義上相對于正式工而言的臨時工已經不存在。用人單位在臨時性崗位上用工,也應當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并依法為其建立各種社會保險,使其享有相關的福利待遇,但在勞動合同期限上可以有所區別。用人單位的所有勞動者,不論是企業干部、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固定工、合同工、臨時工,在工作過程中因工負傷,均應由用人單位給予工傷待遇,予以醫療搶救,臨時工也不例外。臨時工也屬于勞動法律法規的保護范圍,在工作中受傷理應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根據《勞動》,用人單位除在停工留薪期內按月支付原工資外,還應該支付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等費用。
以上就是關于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有關規定。一般,如果遇到此類問題時,建議咨詢專業的律師,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保護自己的利益不受傷害。最大限度的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安抗辯權是不是不適用于所有情況
2021-02-25移送的行政協議案件還可以再移送嗎
2020-12-22近親屬是否可以申請工傷認定
2021-03-14股權質押信托的受益人是指的誰
2021-02-07高速打電話被拍怎么處罰
2021-03-17離婚需要賠償嗎
2021-01-01配偶是直系親屬嗎
2021-01-16遺產20年后歸使用者嗎
2021-02-13請假時間累計多久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21雙方的合同什么情況下表示已經成立
2021-01-04員工實習期間應得工資
2020-12-06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2021-02-07保險合同的條款形式有哪些
2021-02-13偽造保單該如何報案
2021-03-03被保險人從第三者取得損害賠償的,保險人還用賠償嗎
2021-01-10提高保險理賠效率主要有幾種方法
2021-02-13我的汽車在外地出險怎么辦
2020-12-16光伏電站太陽能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1-26保戶須知
2021-03-25房屋征收的拆遷補償方案有哪幾種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