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很多農民承包的土地都被政府征用,拿去做基礎設施建設了。為此,家庭可以得到一筆經濟補償,通常情況下,征地補償款由戶主管理。很多人會認為這筆錢可以當做家庭財產,當父母去世的時候按照遺產分配。那么征地補償款屬于遺產嗎?下面我們看看小編給出的分析。
一、征地補償款屬于遺產嗎?
1、從征地補償款的性質上看,家庭聯產承包的土地征用補償款不屬于收益范疇,當然也就不屬于遺產范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四條第規定:“個人承包應得的個人收益,依照法律規定繼承。個人承包,依照法律允許由繼承人繼續承包的,按承包合同辦理”。從上述規定可以得知,農民個人承包所得的承包收益(即從事農業生產的收入)屬于農民個人合法財產,在公民死亡時列入遺產范圍并發生繼承。而征地補償款是國家征收農村集體土地時補償給村集體經濟組織的,集體經濟組織又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分配給喪失承包地的承包農戶家庭,用于對失去土地農戶的預期損失補償及安置,以保障失地農戶將來的生產生活。因此,征地補償款從性質上看不屬于承包收益,不能列入遺產范圍。
2、從承包方式上看亦不屬于遺產范圍。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二條、十五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發包,承包方是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即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屬于農戶家庭。在承包期內,該戶內部分成員的死亡并不影響整個農戶的承包經營權,只要作為承包單位的戶存在,土地承包經營權就不發生繼承關系。戶中的某個成員死亡的,由其他家庭成員繼續承包耕作,征地補償款當然由其他成員依法享有。
二、遺產的范圍包括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3條規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
1、公民的收入;
2、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
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4、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
5、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
6、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
7、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透過上文,小編為大家分析了征地補償款屬于遺產嗎這個很多人迷糊的問題。從土地補償款的性質及土地承包權性質分析,征地補償款由國家發給集體組織,再經過集體組織進行分配,其不屬于農民的承包土地收益,不應該列入遺產范疇。也就是說對于集體組織未分配的補償款,父母去世后,其子女也不能主張繼承。
婚后繼承遺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遺產繼承公證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房改房可以作為遺產繼承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拘留后還會賠償對方錢嗎
2020-11-25法律顧問處理客戶糾紛的方法
2020-12-03股權轉讓溢價部分如何交稅
2021-02-14合同部分履行定金怎么退
2021-03-20督促程序標的費用
2020-11-12如何申請限制出境
2021-02-09什么是回購房
2021-02-20房子過戶費用如何規定
2020-11-18強拆住宅是非法侵入罪嗎
2021-02-12意外險的計算公式
2021-03-19保險合同轉讓的程序有哪些
2021-02-17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應當賠償
2021-02-21重復保險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17重大過失行為保險拒賠合法嗎
2021-03-24誰為保險代理人惹的禍負責
2021-02-18投保人
2021-02-05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承包的不同點
2021-01-22土地轉讓流程有哪些
2020-12-07棚改拆遷補償“去貨幣化”是真的嗎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