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犯罪主體
犯罪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依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自然人和單位。自然人主體是指達到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單位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行為并依法應負刑事責任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
犯罪主體包括自然人與單位
自然主體
自然人主體是指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某些犯罪除了要求行為人具有這兩個條件外,還必須具有特殊身份。
年齡
行為人應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的年齡。據青少年身心發展狀況、文化教育發展水平、智力發展程度將刑事責任年齡劃分為三個階段:
1、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負刑事責任,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
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這是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即處于這一年齡段的人只對部分嚴重犯罪負刑事責任。
3、不滿14周歲,無論實施何種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
4、75周歲以上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不滿16周歲,而不予處罰的,責令其家長或監護人加以管教,必要時可由政府收容教養。以上規定體現對青少年犯罪是以教育為主的精神。
單位主體
單位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行為并依法應負刑事責任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單位這個概念比法人更為廣泛,除法人以外還包括非法人團體。雖然單位一詞在以往我國社會生活中曾經被廣泛使用,甚至是一個使用率極高的用語,但嚴格地說它不是一個法律用語。也就是說,單位一詞并無確切的法律涵義。根據刑法第30條之規定,單位犯罪這一概念中的單位,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這也就是單位犯罪的主體。
因此,從上文的介紹中可以看出犯罪主體包括自然人與單位,我國相關的法律也是有這方面的明確規定。在實際中,如果遇到有犯罪分子要利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大家對于這個問題還有什么疑惑,我們有專業刑事辯護律師為您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侵權行為有哪些
2020-12-04車輛撞人之后怎么處理
2020-12-12合同甲方乙方如何確定
2020-12-30婚前債務自動轉為婚后債務嗎
2021-03-14單方面離婚申請書
2021-01-27合同詐騙是怎么處罰的
2021-01-03“私了”事故中證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2-16離婚時夫妻雙方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怎樣分割
2020-12-22人身保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7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司機無責保險公司該怎么賠
2021-02-21保險公司應否對后續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24出了車禍保險需要立即報案嗎
2020-12-06怎么對保險業非法集資處理
2020-12-07欺騙誘導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1-01-18買保險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28事故認定書對方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0-12-30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14公眾責任險條款
2020-12-24保險法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二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