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壟斷的豁免制度是什么
一、豁免制度的概念
反壟斷法豁免制度,又稱反壟斷法的適用除外制度,是指國家為了保障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在反壟斷法及相關法規中規定的某些壟斷行為不適用反壟斷法的法律制度。反壟斷法豁免制度是伴隨著反壟斷法理論的不斷完善而出現的。初創時期的反壟斷法圍繞“競爭理論”,將作為市場經濟基石的競爭置于法律的強大保護之下,通過反對一切壟斷來恢復市場發展的活力。但是,隨著市場競爭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反壟斷法不再是要完全消除壟斷,而是要控制,要綜合考量對經濟和競爭的影響,從而發揮反壟斷法的雙重功能,使之成為名副其實的市場經濟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企業合并作為反壟斷法規制的重點,必然要求反壟斷法合理界定壟斷性企業合并和效益性企業合并,對具體的企業合并情形進行經濟分析,通過權衡其效益和反競爭效果來決定是否準予合并,美國司法部和聯邦貿易委員會在發布1992年《橫向合并指南》的說明中指出:“實施合理的合并是美國自由企業制度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它有利于企業的競爭和消費者的福利。合并控制的目標在于防止反競爭的合并,同時避免妨礙對競爭有利和對競爭中立的合并。
二、反壟斷法豁免制度的理論依據
關于反壟斷法豁免制度適用的理論依據,學界已有不少論述。有學者認為,這一制度產生是社會決策機構基于人們對政治價值、理性價值、公平價值的合理訴求{1};也有學者把該制度同社會公益、效率和公平、倫理道德的價值聯系起來,“反壟斷法應在維護自由、公平、民主的競爭秩序與利用規模經濟效益之間尋求某種平衡。一個國家的反壟斷立法中,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正確運用適用除外制度”,“適用除外角度仍然存在獨有的價值目標,即社會公益的首要價值目標、效率與公平的基本價值取向、倫理道德的固有價值追求”{2};還有學者認為豁免制度的出現也是為了實現有效競爭。“因此,采取適用除外制度,允許壟斷的存在,雖然限制了競爭,但限制的是過度競爭,其所能達到的目的與優化市場結構提供的結果是一樣的,都旨在避免社會資源的浪費,有利于社會整體利益。據此,除外適用制度實現的也具有效競爭這一目標模式”{3};更有學者直接把這一制度歸因于經濟效率、壟斷效果和公益,“反壟斷法適用豁免制度的形成主要源于三個因素:壟斷的直接經濟效率性、壟斷的競爭效果和公共利益。”{4}這些觀點從不同角度和相異的層面探討了反壟斷法適用豁免制度生成緣由抑或價值訴求,皆有著可取之處,亦有不甚完整之嫌。因而筆者以為,反壟斷法豁免制度為什么能在各國反壟斷法中都有涉及,并且與反壟斷制度相得益彰,形成反壟斷法制完整架構,主要是在以下價值訴求:
(一)彌合反壟斷法自身不確定性的缺陷
法律的一個明顯的特征,就是它的主觀性。但是,這種主觀性也絕非主觀任性。“法律是包含權利、義務的規則,是行為的規范,法律概念與法律規則的確定性是法律的應有屬性,不斷地尋求精確化的結論和解釋是法律發展的目標。”{5}然而,作為市場經濟“憲法”的反壟斷法卻具有自身的性質和規律,從而表現出極大的不確定性。“作為防止、限制,甚至是禁止壟斷的法律,它涉及的不是一個或幾個企業,而是一個地區或一國,甚至是幾國的經濟,因此,反壟斷法涉及的范圍相當廣,內容相當多,概念的定義和行為或結構的違法性難以確定”{6}反壟斷法的不確定性首先表現在壟斷的不確定性。“迄今為止,壟斷只停留在經濟上的描述性解釋,尚不能精確成一個法律概念”{7}其不確定性表現為:壟斷本身難以定義;市場的不確定性;違法確認原則的不確定。
那么,法律規則的確定性要求與反壟斷法的不確定性表現之間就產生的沖突,如何解決這個矛盾,在反壟斷法中創設豁免制度就有效地彌合了此缺陷。
(二)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對社會公共利益的考量是反壟斷法適用豁免制度得以建立首要理念基點,何為“公共利益”?一般認為,在不同經濟模式的國家有不同的理解。縱覽當代世界經濟模式,無外乎有兩種:一是個人利益導向型,強調個人私利神圣而不可侵犯;再一就是國家和社會利益導向型,宣揚公共利益高于一切。對于前者,“個人被看作是決策的基本單位和集體行為決策的惟一最終決策者。”{8}而于后者,即在以國家或社會為基本利益主體的國家,政府成了公共利益的保證人。于是同為“公共利益”,在前者看來,公共利益不過是作為“經濟人”的諸多個人利益的體現而已;在后者看來,公共利益則是通過政府的諸多行為所達成的社會利益的最大化。表面看起來兩者會殊途同歸,實際上由于參照點的不同,兩者對公共利益在實際運行中的理解就大相徑庭了。筆者認為,所謂公共利益,就是從長遠和整體的角度來看,對社會全體成員都能帶來福祉與利好。公共利益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宏觀經濟利益,二是政治利益。如果說反壟斷法適用豁免制度的形成是對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衡量的結果,那么前述兩個因素是以微觀經濟利益為基礎,這里的公共利益則是以宏觀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為立足點。
一則,一國經濟的發展不僅要有良好的微觀經濟秩序,以使市場主體能在公平、有序的條件下展開競爭,而且,還需宏觀經濟方略加以平衡,從而為個體競爭者提供一個協調、穩定的環境。市場經濟的靈魂是競爭,競爭是市場經濟社會存在并發展的中樞。然而,壟斷作為競爭的消極作用方面而存在,其作為競爭的對立面,是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競爭的消極方面正是壟斷發揮積極作用的領域。依照國家的產業政策和其他經濟政策,出于對社會長遠公共利益的考慮,在某些領域里需要避免過度的競爭。因而,現代市場經濟國家非常重視影響宏觀經濟的各大部門,如郵電、通訊、自來水、鐵路等公司事業以及銀行、保險等社會影響大的產業或中小企業聯合,這些經濟行業的過度競爭容易造成巨大的社會資源浪費,犧牲了應有的規模經濟利益,或影響一國的國際競爭力,國民經濟的大起大落,制約經濟的發展,因而無益于公共利益。因此,對其進行適當的反壟斷限制(或稱為反壟斷規制緩和)則有益于社會經濟發展和國計民生。在經濟法上,反壟斷以“維護效益,弘揚競爭”為根本宗旨,然對于上述關系國計民生且成本極高的產業,則允許存在壟斷狀態或壟斷行為,這純粹是出于對社會公共利益的價值訴求。上述領域排斥了“過度競爭”,提倡和保護“規模經濟”,讓自由競爭和個體效益價值暫時退居次要地位,反壟斷法正是側重了從社會整體角度來協調和處理個體社會的關系,這必將有利于國民經濟穩定和有序地運行。
在實踐中,某些特定領域、特定事項或者特定情況下的壟斷行為,盡管在形式上符合反壟斷法的禁止規定,但總體上看卻有利于社會整體利益,因而將其從反壟斷法的適用范圍排除出去,這就是反壟斷法的豁免制度。這位是我們在進行壟斷的時候需要重點了解的,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收集到關于反壟斷豁免制度的信息了,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人死亡后保證合同的效力是否終止
2021-01-14個人房屋抵押合同怎么寫
2020-11-14民事訴訟需要哪些花費
2021-03-25團伙盜竊價值七萬如何量刑
2021-02-01婚內協議書需要公證嗎
2021-03-05轉繼承怎么處理
2020-12-21私有房向機關等出租或出售的規定
2020-12-28公務員集資房買賣有什么限制
2021-03-12單位裁員怎么計算失業補償金
2020-12-14保險法修改可圈可點
2021-01-16長期護理保險保險期間為多少年
2021-01-31撞死人車有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2-03保險公司何時不用賠償
2020-12-02存款保險的主體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2021-02-22保險合同簽訂要經過哪些階段
2020-12-23拆遷已婚的女兒還有賠償嗎
2021-02-28房屋拆遷補償不到位,該怎么辦
2021-01-09農村養殖戶的房屋拆遷怎么補償
2020-12-12拆遷協議更名可以嗎
2021-02-24承租人能不能得到拆遷補償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