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請對人大代表批捕需要事先滿足哪些條件?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
“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包括了三方面的含義,一是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二是證據證明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三是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證據已經查證屬實。犯罪事實可以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數個犯罪行為中的一個。
在刑事訴訟中,在不同的訴訟階段,由于所要解決的問題不同,對犯罪事實的要求也不同。在偵查階段考慮是否采取逮捕措施時,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是否應該采取逮捕措施以保障刑事訴訟的順利進 行,所以采取逮捕措施的條件只要求兩個最基本的內容:發生犯罪行為——解決了適用逮捕措施的客觀基礎問題;是犯罪嫌疑人所為 ——解決了逮捕措施的適用對象問題。至于其他與定罪量刑有關的內容,在適用逮捕措施時不必證明。這里的“犯罪事實”既可以是單一犯罪行為的事實,也可以是數個犯罪行為中任何一個犯罪行為的事實。
《刑事訴訟法》第65條規定,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需要逮捕而證據還不充足的,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第133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對被 拘留的人,需要逮捕而證據還不充足的,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這些詳盡的規定表明逮捕犯罪嫌疑人,從證據的量上講要求“充足”,否則便不符合逮捕條件。
(2)犯罪嫌疑人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這是逮捕在犯罪嚴重程度方面的要求。《刑事訴訟法》之所以把“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規定為逮捕的條件之一,是根據罪刑相當原則提出的。如果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判處徒刑以上刑罰,逮捕的羈押期限要折抵刑期;但如果犯罪嫌疑人不可能被判處徒刑以上刑罰,在刑事訴訟中 便沒必要把他逮捕羈押起來。雖然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但如果根據這種犯罪事實只可能對犯罪嫌疑人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則仍然不能對犯罪嫌疑人予以逮捕。
“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而不是肯定判處徒刑以上刑罰。如何判斷是否可能判處以上刑罰,主要根據有證據證明的犯罪事實。實踐中,如果根據當時有證 據證明的犯罪事實判斷可能對犯罪嫌疑人要判處徒刑以上刑罰,但人民法院審判時綜合考慮其他量刑因素,判處被告人徒刑以下刑罰的,不能認為是錯捕。
(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即使犯罪嫌疑人已具備前兩個條件,仍然要考慮采取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等方法,是否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可以保證訴訟的順利進行。如果認為采取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等方法,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便沒有逮捕必要,不應逮捕。
既然要對人大代表提請批捕,那就說明人大代表是做出了違反國家刑法的事宜,人大代表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民事主體,沒有什么特殊照顧的。雖然人大代表是國家公職人員,但是司法部門在處理人大代表犯罪活動的時候肯定也是一視同仁的,對不符合逮捕條件的不會批準逮捕的。
刑事拘留后被批捕大概多長時間會到法院進行宣判
逮捕后變更強制措施的條件是什么
逮捕時限規定的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侵權如何判定
2020-11-11商標轉讓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8刑事拘留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9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5什么情況下應該賠償勞動者損失
2020-11-08不可抗力消除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1-25侵權糾紛可主張賠償可期待利益嗎
2021-03-25房產保全取消多久能過戶
2020-12-07非法終止勞動合同怎么處理
2021-01-18什么叫傷殘津貼,傷殘津貼應該如何計算
2021-01-08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自駕車死亡意外保險陪不賠
2021-01-01投資者購買分紅保險應避免的“三個誤區”是什么
2020-12-19飛機延誤怎么辦
2021-01-06人身保險可否和侵權責任賠償共存
2020-12-15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9還貸保證保險合同的訴權之爭
2021-01-16公眾責任險的作用有哪些呢
2020-11-17商業車險二次費改的正式落地實施
2021-02-26出口買方信貸保險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