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拆遷了,宅基地怎么補償?
宅基地的補償款都是直接給了村委會的,由于宅基地的產權屬于村集體,因此,這部分補償歸村集體所有,不會直接給宅基地使用人。而房屋的產權屬于村民私有,因此房屋補償歸村民所有。村民的宅基地被征收后,如果沒有其他宅基地,那么村集體要給村民重新分配宅基地,讓村民在新的宅基地上建房子。
土地法修正草案明確單獨補償農村村民住宅。草案規定,征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補償安置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制定。依照國務院制定的具體辦法,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規定補償安置的具體標準。
現行第四十七條規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上述三條規定在修正案草案中均作出修改。
二、農村拆遷工作由哪些問題?
(一)補償標準低
土地管 償標準授權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具體規定。而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違反立法法的規定,沒有嚴格按照授權目的行使該項權力,將該授權給下級行政機關,下級行政機關為了減少土地儲存成本,維護地方政府利益,通常將補償標準規定較低。
(二)隨意性大
在農民房屋拆遷補償糾紛案件中,有的拆遷人暗箱操作,與被拆遷農戶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嚴重缺少公開、公平性,對同樣被拆遷農戶的房屋,在同等的條件下,得到的安置補償結果不一樣;另外,有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權的補償標準,交由村民會議按照民主議定程序決定,補償標準隨意性大。
(三)拆遷協議凸顯家事代理性
在農村,集體土地上的房屋一般僅辦理了集體土地使用權證,而未辦理房屋所有權證。有不少拆遷補償協議不是與被拆遷房屋所有人和宅基地使用權人(或戶主)訂立的,而是在本人未簽字或授權的情況下,由享有家庭共同財產權的其他家庭成員以自己名義與拆遷人訂立拆遷補償協議,此類拆遷協議往往在一定程度上表現為家事代理的性質。
宅基地的補償款給了村委會,這樣一來就意味著村民現在沒有土地可以再修建房子了,所以一般都會給村民發放香產權性質的安置房,可是由于農村拆遷補償問題沒有任何相對成熟的管理制度,所以宅基地補償款被村委會私自截留的現象很普遍。
租房被拆遷該不該支付裝修誤工費?
被拆遷人如何運用信息公開的手段進行維權
征地拆遷補償核算公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損害股東利益構成刑事犯罪嗎
2020-12-31匯票提示付款無應答是否是拒付
2021-03-23雇傭合同的責任承擔有什么規定
2021-02-28被監護人長期遭受監護人虐待的能否申請更換監護人
2021-02-16脅迫婚姻需要證據嗎,都需要哪些證據
2020-12-02子女贍養父母有哪些應盡義務
2021-01-26安置房沒滿5年可以做抵押嗎
2020-12-14夫妻共同財產房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1-11拆遷中的回遷房有房產證嗎
2020-12-04勞務外包員工解聘補償由誰支付
2021-03-03疫情春節停工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1-23個人所得稅沒有繳納稅務局會如何處罰
2021-01-20意外險的責任期限和保險期限有區別嗎
2021-03-12理財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03買了三責和不計免賠,出事故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1-03-25保險費的征集方式有哪些
2020-12-30農村集體土地對外承包合同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20林地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2-15土地承包經營權能否繼承及相關法律規定
2020-11-19拆遷發生糾紛是否可行政訴訟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