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拆遷哪些行政主體可以實施強拆?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如果對違法建筑進行拆除的,強拆的主體是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如果是實施征收拆遷的,經法院批準的,強拆的主體是房屋征收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第六十四條 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對規劃實施的影響的,限期改正,處建設工程造價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無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響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沒收實物或者違法收入,可以并處建設工程造價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五條 在鄉、村莊規劃區內未依法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的,由鄉、鎮人民政府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第二十八條 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強制執行申請書應當附具補償金額和專戶存儲賬號、產權調換房屋和周轉用房的地點和面積等材料。
二、非法強制拆遷的救濟方法
1、在面臨非法侵害威脅時,正式書面向當地公安機關提出保護請求,并保留送達回執。
2、在遭受侵害時立即報警求助。
3、在被侵害之后要求立案偵查,追究侵權人的刑事責任。
4、在適當時機向法院提出行政不作為的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
(1)《國家賠償法》第四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③違法征收、征用財產的;④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2)最高法院在《關于公安機關不履行法定行政職責是否承擔行政賠償責任問題批復》中明確規定,“由于公安機關不履行法定行政職責,致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遭受損害的,應當承擔行政賠償責任”。
5、訴訟不是目的是手段,通過訴訟的方式推動糾紛的解決,取得合理的補償。
我國法律上拆遷的相關情況是明確規定的,如果拆遷戶因無法對相關賠償情況達成一致意見,而導致矛盾和糾紛的,可以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來對相關情況處理,一般可以通過申訴的方式,對拆遷的行政主體如城管部門等要求進行賠償。
最新關于強拆的法律法規
強拆要滿足哪些條件?
行政強拆補償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不出具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怎么辦
2020-11-11質押登記是否可以過后補充登記
2021-03-10對移送或指定管轄的裁定
2021-02-20法院管轄的確定
2021-01-20拖欠物業費多少會被起訴
2021-02-18“上班族”千萬要保存好的東西有哪些
2021-02-04合同生效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3-04未成年繼承遺產需要償還債務嗎
2020-11-30簽約購房賣家屢出狀況
2021-02-19企業合并 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17事業單位解聘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1-21調崗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人壽保險應該如何理賠,壽險理賠需要的材料是哪些
2021-02-01游客滑雪受傷,旅行社應該承擔責任嗎
2021-03-13車輛出事故保險什么情況下能拒賠賠償
2021-03-25保險合同終止多久可以復效
2020-12-26事故導致車輛報廢怎么理賠
2021-03-15保險公司夸大保險保障范圍如何處理
2021-03-01失足墜崖保險賠付嗎
2021-02-03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