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律規定國家機關或者政府在行使職責過程中獲得的信息有權利及義務將其對社會進行公開,信息空開是社會中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因素,只有這樣才能防止更多黑暗事件的發生,確保事件的公開性,公平性是社會穩定,人民安心的重要條件,下面就讓小編帶你看一下濱城區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有哪些。
法律條例
已經2007年1月17日國務院第165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條例》從基本原則、公開的范圍、公開的方式和程序、監督和保障等方面進行明確的規定。是我國政府信息公開的基本法規,是一部政府加強自身建設的重要法律制度,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加強對行政權力的監督,更加有效地防治腐敗。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
國家按照“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基本要求,大力推行政務公開工作。電子政務是信息公開的重要載體。按照“統籌規劃、資源共享、面向公眾、保障安全”的要求,在加強電子政務建設的同時,構建網上信息公開平臺。
公開主體
編輯
行政機關
行政機關對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應當主動公開:
(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
(二)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
(三)反映本行政機關機構設置、職能、辦事程序等情況的;
(四)其他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應當主動公開的。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確定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具體內容,并重點公開下列政府信息:
(一)行政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及相關政策;
(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信息;
(四)財政預算、決算報告;
(五)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項目、依據、標準;
(六)政府集中采購項目的目錄、標準及實施情況;
(七)行政許可的事項、依據、條件、數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請行政許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錄及辦理情況;
(八)重大建設項目的批準和實施情況;
(九)扶貧、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促進就業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實施情況;
(十)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預案、預警信息及應對情況;
(十一)環境保護、公共衛生、安全生產、食品藥品、產品質量的監督檢查情況。(第10條)
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縣級人民政府
及其部門重點公開的政府信息還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政府信息公開圖板
(一)城鄉建設和管理的重大事項;
(二)社會公益事業建設情況;
(三)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遷及其補償、補助費用的發放、使用情況;
(四)搶險救災、優撫、救濟、社會捐助等款物的管理、使用和分配情況。
鄉(鎮)人民政府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在其職責范圍內確定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具體內容,并重點公開下列政府信息:(一)貫徹落實國家關于農村工作政策的情況;
(二)財政收支、各類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
(三)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宅基地使用的審核情況;
(四)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遷及其補償、補助費用的發放、使用情況;
(五)鄉(鎮)的債權債務、籌資籌勞情況;
(六)搶險救災、優撫、救濟、社會捐助等款物的發放情況;
(七)鄉鎮集體企業及其他鄉鎮經濟實體承包、租賃、拍賣等情況;
(八)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的情況。
濱城區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
濱城區總面積933平方公里。2003年轄5鎮3鄉6個街道辦事處,847個行政村(居委會)。年底全區總人口61.3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5.72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05:100。人口出生率9.1‰ ,人口自然增長率 3.7 ‰ 。
國民經濟健康快速發展。2003年全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3.8億元,同比增長16.7%,其中第一產業增長12.1%,第二產業增長23.5%,第三產業增長15.6%;地方財政收入1.9億元,連續17年實現財政收支平衡;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增加值13.4億元,利稅4.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7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90元。
工業經濟活力和后勁增強。工業經濟突出了項目投入、園區建設、國有資產變現三個重點。年初確定的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28個重點項目進展順利,完成投資12.7億元,有13個項目已竣工投產。園區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亞光、環宇、造紙、家紡、春曉等工業園建設全面鋪開,完成投資8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增9家,總體實力進一步壯大。骨干產業和企業帶動作用增強,紡織業實現銷售收入、利稅分別占全部工業的52.2%和41.8%,亞光、環宇、春曉、金匯、黃河紙業等12家企業實現銷售收入、利稅分別占全部工業的70.9%和62.5%。國有資產變現工作進展順利,完成了亞光毛巾有限公司850萬元國有股份轉讓等11家企業的資產變現,黃河紙業集團包裝有限公司、新華印刷廠等8家企業進入操作程序。大力實施名牌戰略,“亞光”被評為中國名牌,填補了濱州市國家級名牌產品的空白。
商貿開發步伐加快。按照“中間抓商貿、周邊搞開發”的思路,加強了近郊開發建設和城區商貿開發。北城基礎設施已投入4960萬元,引進項目41個,實際到位區外資金3.52億元,整體面貌煥然一新,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南城在環境建設方面已投資1600萬元,華紡、熱電等4個投資過億元的項目已經開工建設。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全年共完成投資3.98億元,同比增長126%。鄉鎮總體規劃進一步完善,村莊規劃覆蓋率達到82.6%。以建設魯北現代物流中心為目標,堅持舊城開發、村居改造、市場建設三位一體,整體規劃,同步推進,城區商貿開發步伐加快。按照重新制定的商貿流通業發展規劃,北鎮大集、濱嶺商貿園、高杜商貿城等12處市場全面開工,高杜茶葉批發市場、文化市場、泰龍汽車銷售市場等一批商貿交易批發市場相繼竣工投入運營。成功舉辦了山東省秋季糖酒商品交易會,會展成果顯著。三河湖旅游風景區順利啟動,秦臺旅游開發建設規劃已完成,旅游工作開始破題。
農村經濟整體推進。以建設生態特色農業區為目標,圍繞特色抓調整,大力實施“萬字號”工程,五大特色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年內新增冬棗3.5萬畝,總面積達到6萬畝;新建畜牧小區23處,奶牛達到2000頭;建成有機蔬菜基地3500畝,無公害蔬菜新增3.5萬畝,達到5萬畝;桑園面積穩定在2.5萬畝;水產養殖達到5.3萬畝,其中高效精養水面達到1.3萬畝。林、牧、漁、菜四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65%,糧經種植比例達到51:49。裕華、隆達被認定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增強。綠化工作成績突出,完成綠色通道265.2公里,新建農田林網8萬畝,奪得全市綠色通道建設第一名。秦臺水庫增容擴建、新立河貫通治理、道旭灌區清淤、農村電網改造等工程全面完工,農村公路改造完成油面工程114.5公里、路基工程340公里,農村人畜吃水等工程進展順利,農村基礎設施和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全面落實農村稅費改革政策,農民負擔減少246.5萬元,同比下降5%。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以全市“招商引資年”為契機,把招商引資作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重新修訂、完善了招商引資優惠和獎勵政策,實行外商優待證等制度,設立了行政服務中心,招商環境進一步優化。共引進項目392個,實際到位區外資金18.2億元,其中實際利用外資1200萬美元。全方位開拓國際市場,對外貿易大幅增長,自營出口創匯達到7500萬美元,增長29%。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新建科技示范基地5處,推廣新品種2個,研制新品種2個,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3家。強化社會管理服務職能,建成標準較高的社區18個。全面推行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公共衛生體制進一步完善。積極推進計劃生育依法行政,強化利益導向機制,穩定了低生育水平。廣播電視事業穩步發展,新增通有線電視村434個,普及率達到78.5%。農村義務教育得到加強,素質教育全面推進,順利通過了省“兩基”鞏固提高復評驗收。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實現了應保盡保,維護了社會穩定。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在市十五屆運動會上取得了總分第一名的佳績,并實現了世界性大賽零的突破。建立了區直機關會計核算中心,首批49家單位納入管理,資金的使用效率進一步提高。建立了化解矛盾便民服務中心,主動超前服務,信訪總量大幅度下降。對黃河四路等部分路段首次實行了衛生保潔權拍賣,在市場化運作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克服重重困難,中海工程進展順利,保證了全國摩托艇比賽如期舉行。加強調度,狠抓落實,高標準完成了四環五海拆遷等工作。環保、檔案、史志、民族宗教、民兵預備役、老齡等工作都取得新發展。
濱城區首屆經理節:
2003年12月29日,濱城區隆重舉行首屆“經理節”慶祝大會。9月29日在濱城區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上,根據區政府提請,決定每年的12月29日為濱城區經理節。濱州市副市長、濱城區委書記胡炳山在首屆經理節慶祝大會講話中指出,抓發展就必須抓經濟,抓經濟就必須抓企業,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優秀的經營者。設立“經理節”的目的主要就在于在全社會營造一種尊重企業家地位、提高企業家聲譽、維護企業家形象的濃厚氛圍,讓更多企業管理人才脫穎而出,把濱城區建設成為投資者的樂土、企業家的樂園。亞光、春曉、泰豐、星都等不同類型企業代表作典型發言,與會經理就經營管理、投資環境等問題展開討論與交流,表示要為濱城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區級機關會計核算中心成立:
區級機關會計核算中心是濱城區為了進一步推進財政預算制度改革和財政國庫集中管理制度改革,進一步規范會計核算和財政支出行為,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為實現區級機關事業單位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專門成立的。自2003年6月正式揭牌運行以來,首批49家單位已納入管理。核算中心嚴格保守單位會計信息和會計資料秘密,維護納入單位的權益,依法監督單位各項資金的使用情況,做好單位會計資料和會計檔案的整理、歸檔和保管工作。實行會計集中核算以來,核算中心作用日益明顯。首先實行會計集中核算有利于加強財政監督,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其次有利于增強財政資金調度能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第三有利于推進政務公開,降低行政成本;第四有利于規范會計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真正擔當起了為單位理好財、幫政府把好關的重要職責,在社會上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村居行動”激活濱城商貿開發:
濱城區為進一步加快城區村居改造步伐,推進城市化進程,促進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城區開展了商貿開發村居行動。按照“拆平房,建樓房,騰出寶地建市場”的思路,加大市場開發力度,促進了以四環五海規劃區為主要聚集地的商貿流通業的發展。此次村居行動涉及到濱城區6個辦事處的96個行政村,本著完善規劃、統籌開發的原則,將居住分散的村居按照整體布局合村并居,建立居住小區,拓寬商貿開發的空間。村居行動將給96個行政村的村民帶來思維觀念、生活方式、就業方式的巨大變化;社區管理、物業管理等新機制的引入,股份制、合作制等新型合作模式的推廣,將真正實現由農民到市民、由農村到城市的根本轉變。整個行動分為兩個階段:到2005年建成區內村居基本完成村居改造;到2008年規劃區內的村居基本完成村居改造,進行商貿開發,實現城市經濟的快速提升。截至12月底,彭李、蒲城、市西三個辦事處已經完成了第一期實施村居商貿開發的規劃圖和說明書;北鎮辦事處與浙江華升集團簽訂合同,共同投資8000萬元規劃設計黃河二路,建設華升大街;彭李辦事處馬家居委會沿黃河五路兩棟商貿樓主體基本完工,總面積達15000平方米的溫州繽紛購物廣場已完成規劃設計;市西辦事處的徐家居民小區、張八棍居民小區、魏家小區已完成規劃設計,開始基礎工程建設;市中辦事處的高杜居委會規劃建設的茶葉市場、建材市場已投入使用,外地客商紛紛入住。全區迅速掀起商貿開發的熱潮。
運動成績與精神文明雙豐收:
濱州市第十五屆運動會歷時近3個月,于9月30日勝利閉幕。本屆運動會共設13個比賽大項目,全市六縣一區有2000余名運動員參加比賽。濱城區派出420多名參賽隊員,先后參加了足球、拳擊、跆拳道、散打、籃球、柔道、摔跤、舉重、射擊、幼兒基本體操、田徑、乒乓球、武術項目的角逐。共奪得金牌144枚、銀牌90枚、銅牌44枚,團體總分2498.53分,10人10次打破全市最高記錄。獲團體總分第一名,參賽總分第二名,總金牌和參賽金牌第三名。有7個項目榮獲體育道德風尚獎,濱城區代表團被大會組委會評選為體育道德風尚代表團,取得了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
2003年秋季山東省糖酒商品交易會:
2003年8月19日至23日在濱城區舉行,主會場設在清怡賓館,濱州姜家糖酒副食品批發市場、華濱大酒店和姜家市場北側12000平方米的展銷地段作為分會場。本屆交易會共有十幾個省、市、自治區的兩千余家廠商、百余家知名企業、兩萬余人次與會,包括蘭陵集團、孔府家集團、泰山生力源集團、茅臺集團、五糧液集團等省內外大型企業也來參展,規模超過了往屆;場面熱烈火爆且交易秩序良好,展銷、交易歷時4天多時間,成交額15億元以上,絕大部分企業和客商鞏固了銷售網絡,尋找到新的合作伙伴,實現了購銷雙贏;同時也給濱城區帶來了直觀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影響。在分會場,區地產品登臺亮相,亞光、春曉、綠洲、釀造、華農、裕華等企業以各種方式宣傳企業和產品;舊鎮、小營等鄉鎮則把特色農業產品擺上展臺,開拓新市場。交易會有力地提高了濱城區的知名度,促進了全區人民思想觀念的更新;增強了企業市場競爭能力和城市對外開放水平;促進了會展業的形成,帶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有利于加快招商引資步伐,為濱城經濟發展培植新的增長點。
亞光牌巾被獲中國名牌:
山東亞光紡織集團生產的亞光牌巾被系列主要包括高檔印花毛巾被、大刮底印花浴巾及各類沙灘巾、螺旋斷檔浴巾、面巾、純棉拉舍爾棉毯等系列產品,設計新穎,圖案清晰逼真,風格獨具,手感柔軟細膩,不褪色。出口日本、歐洲、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東南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深受用戶青睞,年出口創匯3000多萬美元,1998—2000年被評為山東省名牌產品,2003年被評為中國名牌,填補了濱州市國家級名牌產品的空白。
三河湖旅游風景區:
堡集三河湖旅游風景區位于濱城區西北部三縣一區交界處,遠離城區,空氣清新;省道永莘路穿河而過,向東2公里即是濱大高速公路出口,交通便利,位置優越。徒駭河是著名的夏禹所疏九河之一,河水清澈,水面寬闊,與其支流土馬沙河、傅家河三河交匯,在堡集鎮境內呈倒“丫”字形分布。河道面積達3000畝,是集觀光、垂釣、游泳、餐飲、會展、水上賽事等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開發項目。項目區景色優美,氣候爽朗,兼有江南水鄉的神韻和北國風光的壯觀。這里有堡集攔河閘、槐林晚照、蓮池月夜、水上翠屏等自然景觀。登閘遠眺,九曲河道渺渺無際,藍天碧水晴波點點;蕩舟水上,魚蝦嬉戲翠鳥清啼,輕靄翠幕水天一色。河道兩側,蘆葦叢生,蓮花盛開;兩岸堤壩,槐榆成林,楊柳成蔭。附近著名的蘭家遺址、高家遺址、牡丹臺、龍王臺等人文景觀,以及李玉枝、胡旦、尹凡、高鄂等傳奇人物故事,孕育著商周以來濃厚的文化底蘊。
南城經濟園區:
南城經濟園區位于濱城區小營鎮,總規劃面積28.7平方公里,分工業開發區、倉儲工業區、商貿住宅區、高新技術開發區等四個功能區。開發區建立以來鎮黨委政府投入資金2300萬元進行了道路建設、電力建設、配套設施建設和綠地建設。共鋪設道路9條,搭建起經濟園區的主體框架;架設高壓線路2條,將工業用電通至經濟園區;修建橋、涵等基礎設施55座,建設綠地12萬平方米,綠化美化了園區環境;同時加大投資軟環境整治力度,樹立“項目至上、客戶至尊、誠實守信、優質服務”理念,為外來客商提供更加優惠的政策,力爭為企業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配套的基礎設施和良性的投資軟環境現已吸引區外資金1.1億元,有4個投資過億元的項目即濱印工業園、華紡股份、東力熱電、綠方洲水務公司在南城經濟園區奠基并開工建設;與南韓客商鄭榮煥簽訂了新型地板材料生產項目,經過考察論證韓方還提出在南城建設南韓工業園的投資意向;投資3億元的河南安陽開發總公司房地產開發項目也已簽訂意向書;鎮黨委政府還計劃與深圳紡織協會合作,引進一批紡織項目,為振興全區家紡業做出貢獻。
濱北經濟園區:
濱北經濟園區位于濱城區濱北鎮,規劃控制性建設面積34平方公里,分為行政辦公區、商貿區、輕紡工業區、加工工業區、高新技術區、印染化工區等九個職能區。區位環境優勢明顯:國道205線縱貫南北,濱博高速路穿境而過,即將開工的黃大鐵路途經園區;輸變電網絡覆蓋轄區范圍所有領域,濱北熱電廠已投入運營,金安熱電工程正在建設中,移動電話信號覆蓋到各個角落,日處理污水5萬噸的污水處理廠主體工程已接近尾聲,日供水能力2萬噸的城區供水工程已竣工運營。基礎設施配套日臻完善:投資5000萬元對城區水、電、訊、排等設施及梧桐二路至六路、鳳凰一路至三路的城區路進行了高標準改造和配套;投資500萬元建設了鳳凰廣場綠地及道路兩側綠化,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0%;安裝高標準路牌45個,鳳凰廣場正在施工中,北城湖正在設計中。軟環境建設成效顯著:實施“文明立鎮、工業強鎮”戰略,對強裝搶卸、強行進料、漫天要價的痞霸勢力進行了嚴厲打擊;對園區項目實行“一站式”服務,一律進入服務大廳集中辦理,使之感受到濃厚的“親商”氛圍。招商引資成果斐然:引進項目46個,其中已投產運營7個,在建項目21個,到位資金3.085億元;已建成亞光紡織工業園、隆達食品工業園、濱鵬工業園、天綠原食品工業園等。招商引資拉動了經濟增長,全鎮實現GDP9.3億元,財政收入3000萬元。
市區國稅局實現七個新突破:
2003年濱州市區國稅局堅持創新發展、質量興局,榮獲“省級文明單位”“全省稅收征管基礎優秀單位”“全市優秀執法機關”等30多項榮譽稱號,具體工作實現七個新突破。一是組織收入實現新突破。全年組織稅收收入49267萬元,同比增長13.67%。二是規范化管理實現新突破。在全市國稅系統率先推行了財務統一集中核算,全面深化ISO質量管理,推行“深化規范化管理信息系統”,各項工作實現了從人工管理到網絡信息化管理質地飛躍。三是依法治稅實現新突破。取消了不符合一般納稅人資格企業94戶,查處涉稅案件85起,查補罰稅款515萬元;審計外商投資企業10戶,反避稅調查調整1戶,調增應稅所得額495萬元;建立14個協稅護稅網絡、830個協稅護稅網點,查補增收223萬元,優化了稅收環境。四是征管改革實現新突破。在全市國稅系統率先建立起“一窗一人一機”管理模式,辦稅環節由原來的180多個減少到不足90個,研制推廣了“出口貨物專用繳款書數據審核系統”,制定實施了《關聯企業納稅評估管理辦法》,完善了《納稅信譽登記管理操作規程》,開展了普通發票“即開即獎”活動,全面開創了稅收征管的新局面。五是信息化建設實現新突破。對現有各類軟件進行了系統整合,升級改造了涵蓋全部國稅工作的“深化規范化管理信息系統”。六是納稅服務實現新突破。建立納稅人服務中心,實行低臺面、近距離、透明式辦稅;推出網上報稅、網上認證,提高了服務層次;辦稅廳由過去單功能窗口變為全智能窗口,解決了多頭找、多頭跑問題;落實稅收優惠,辦理各類免、抵、退、返稅29029萬元,為全區經濟建設直接提供了17713萬元的資金支持,從機制上、體制上實現了新突破。七是干部隊伍建設實現新突破。以全面創建“五型”機關、加強“六好班子”建設為主導,推出多項干部隊伍建設新舉措,實行副科級領導職位競爭上崗,對中層領導干部進行崗位交流,對一般同志進行雙向選擇;每季開展一次面對面評議活動和懇談會,建立民主監事會制度,開展“爭當張群式國稅干部”,設立“張群崗”、“服務明星崗”等,形成了爭先創優趕先進的群體效應,增強了干部隊伍建設的生機和活力。
以上便是小編為你帶來的的相關內容,小編還為你詳細介紹了濱城區的區情以及濱城區獲得的一些成就榮譽和活動以及包含的經濟園區,有此我們可以發現濱城區對于信息公開這方面的工作做得還是相當完善的。
政府信息公開的方式有哪些?
群眾如何申請政府信息公開?
信息公開條例全文202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確定合同履行地點不明確
2021-02-02財政部門應以什么為主加強國有金融資產監管
2021-01-13父母離異后誰是監護人
2020-11-20不服指定監護關系案件如何確定管轄權
2021-02-09車禍死亡怎么計算扶養費
2021-03-23母親再婚后兒子去世能享受贍養費嗎
2020-12-10到法院能和娘家人斷絕關系嗎
2021-03-02被抵押的房產是否可以資產保全
2021-02-13房產抵押擔保人可否拒絕還款
2021-01-08人死了租地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4購房選房知道教你選購好房
2020-11-15房屋不動產到期可以延期嗎
2021-01-13勞動關系客體包括什么
2021-03-18人壽保險理賠的過程
2020-11-15人身意外險多久生效
2021-01-29保險公司拒賠理由莫名其妙 無法代位追償
2020-12-27停車開門事故保險賠嗎
2020-12-14如何理解網絡保險
2020-11-28保險人履行對免責條款提示、明確說明義務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6對保險代理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