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征地信息公開的主體是哪個單位?
1、征地信息公開的主體是市縣人民政府。我國法律規定各地政府應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當地人均收入增長幅度等情況,每2至3年對征地補償標準進行調整,逐步提高征地補償水平。如今實施的征地補償標準已超過規定年限的省份如未及時調整,將不予通過用地審查。 各類具體的價格補償標準由區縣物價局依據當地經濟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等情況進行定價。
2、針對目前基層征地信息公開存在內容不全面、公開行為不規范、公開程序不健全、群眾獲知公開信息不便捷不及時等問題,《通知》著重強調市縣征地信息公開主體責任。《通知》說,按照“誰制作、誰公開”和“就近、便民”的原則,市縣政府為征地實施和征地信息公開的主體,對做好征地信息公開工作起到關鍵作用。
二、政府征地程序的最新規定有哪些?
1、擬訂征用土地方案:由擬征用土地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或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擬訂。
2、審查報批:報有批準權限的上級政府批準。
3、方案公告:由市、縣人民政府對經批準的征地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
4、征地補償登記。
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當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5、制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由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批準的征用土地的方案及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登記情況(經核實)制定,即把征地方案中確定的各種補償的總費用分配到各所有者和使用者,以及具體落實人員的安置方案。
6、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并組織實施。
征地補償費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部支付。
7、清理土地。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實施后,由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有關單位對被征用的土地進行清理。
具體由哪個單位主持征地工作的,那征地方面的一些信息就應該由該單位予以公開。而且,在開始征地之前應該有工作人員主動到各位拆遷戶的家中實際進行洽談,工作人員也會向拆遷戶出具政府規定的拆遷補償方案的文件,或者及時關注本地新聞也能了解到。
拆遷信息公開的內容有哪些?
信息公開條例全文
信息公開申請書范本該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委托人在什么情況下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1-07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由誰承擔民事責任?
2020-11-25單位不配合職業病鑒定如何處理
2021-01-09第三方支付實現原理是怎樣的
2020-11-12無產權證房產轉讓可否公證
2021-03-04工傷賠償項目包括哪些
2021-03-10違反競業限制造成實際損失如何舉證
2020-12-11被刑拘后是否可以直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15證明勞動關系方面的證據有哪些?
2020-11-30人事外包風險有哪些
2020-11-23數據倉庫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簽定家庭財產兩全保險合同需注意事項
2021-03-13男子墜亡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1-03-24被保險人對保險公司的定損價格有異議的理賠
2021-01-15侵權人賠償后保險還賠嗎
2020-12-11如何理解互聯網保險
2020-12-24車撞自家人保險賠不賠及其依據是什么
2021-02-05保險合同簽訂后可以撤銷嗎
2021-03-25人身保險的代位求償權是如何體現的
2021-03-06撞了自家人能不能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