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定交通肇事罪逃逸情節
怎么認定交通肇事罪逃逸情節:
(一)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主觀方面:主觀方面即行為人的主觀動機,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動機一般是逃避搶救義務以及逃避責任追究。這種動機是積極的心理活動。雖然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但僅就逃逸行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為故意。因此只有行為人對肇事行為明知,同時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構成交通肇事后逃逸。當然實踐中,肇事者逃逸的動機也有其他表現,如害怕遭到被害人親友及其他圍觀群眾的毆打而逃跑。這些人往往在逃離現場后,很快通過報告領導或報警等方式,接受法律的處理。這種情形必須在司法實踐中加以區別對待,因為從主觀方面來看,在犯罪惡意上是很小的,是對現場后果的害怕所致。但毫無疑問,其逃逸行為還是直接故意所致。所以無論何種情形,行為人在逃逸時都必須明知自己的行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發生,并對逃逸行為有直接的故意,這是行為人的主觀方面。
(二)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客觀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從刑法理論來看,認定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對行為的客觀方面予以認定。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為,是最高院的《解釋》中規定了在五種情形的基礎上而逃跑的行為。這就可以明確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作為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加重情節來規定的。也就是說如果行為人的先前行為沒有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或者雖有交通違規行為但該違規行為與結果沒有因果關系,或者行為人在交通事故中僅負同等責任或者次要責任,或者交通行為在所造成的結果尚未達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標準的,或者在負事故全部責任或主責的情況下僅致1人重傷,但又不具備酒后駕駛、無執照駕車、無牌照駕車等《解釋》規定的情形之一的,即便行為人事后有逃逸行為,也不能認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相信大家看完以上律霸網小編整理的,有關如何認定交通肇事罪逃逸情節的相關內容,對這一問題也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祝您生活愉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股權轉讓有哪些限制或禁止性規定
2021-03-06質押合同是諾成合同還是實踐合同呢
2021-01-01政府采購資格預審公告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29老年人有繼續受教育的權利嗎
2020-12-13涉外婚姻結婚具體有什么限制
2021-01-24法院非訴執行程序法律規定
2021-03-14商標權轉讓流程及資料是怎樣的
2020-12-22知識產權的高度相似如何界定
2021-01-17<交通事故篇> 交強險和第三者責任險并存時,發生交通事故該如何賠償?(限江蘇范圍)
2020-12-19在公共場合做愛構成犯罪嗎
2021-02-09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案件終審是否還可以救濟
2021-03-13如何認定行人故意事故
2021-01-17有產權公寓可以抵押嗎
2021-02-22老師打破學生頭,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9地役權合同模板舉例
2020-12-27勞動合同變更
2021-01-12工會會員享有哪些權利
2021-03-19勞動爭議的追訴期是幾年
2020-12-19重大誤解訂立的保險合同是否能變更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