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主管土地的相關行政單位的工作任務其實是非常繁重的,因為國家就要求必須要做到對土地市場的規范管理,在以土地經營為核心的基礎下,國家土地單位是必須要積極參與到土地市場當中的。因此人們想要使用國有土地資源,就首先要通過有關單位先獲得土地使用權。那么,獲得土地使用權的方式都有哪些?
一、獲得土地使用權的方式都有哪些?
1、以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
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國家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出讓方式包括招標、拍賣、掛牌、協議。
2、以劃撥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
土地使用權劃撥,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將土地使用權無償交付給土地使用者 使用的行為。即劃撥土地使用權不需要使用者出錢購買土地使用權,而是經國家批準其無償的、無年限限制的使用國有土地。但取得劃撥土地使用權的使用者依法應 當繳納土地使用稅。
3、以轉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
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再轉移的行為,即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單獨或者隨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轉移給他人的行為。原擁有土地使用權的一方稱為轉讓人,接受土地使用權的一方稱為受讓人。轉讓方式:包括出售、交換和贈與等。
二、土地使用年限是多久?
根據1990年5月19日開始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1、住宅用地(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商品房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70年;
2、工業用地(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工廠、工業區):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3、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益事業性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4、商業、旅游、娛樂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40年;
5、綜合或者其他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可見,獲得土地使用權的方式總共是包括三種的。如果是從國家有關單位直接審批土地使用權的話,那么普通民眾比較常見的其實就是出讓的這種方式,在出讓方式當中又包括對國有土地的招標或者競價拍賣等。像劃撥方式獲得土地使用權的這些情形都是國家要使用土地的,還有一種就是從公民個人手中買賣,轉讓土地使用權的這種行為。
土地租賃合同最長年限是多久
土地流轉補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房期間電器壞了誰來修
2021-02-26勞務糾紛是否屬勞動監察范圍
2021-03-24公司監事會的責任是什么
2021-03-17交通事故定責之后賠償比例怎么分
2020-11-15店鋪租賃合同范本
2021-02-12法院強制執行還調解嗎
2020-11-11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疑難問題解答
2021-03-21商品房住房面積怎么計算
2020-12-27湖北最新勞動合同范本
2020-12-31我國最新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0-11-16父母可以贈與房產給還沒大學畢業的兒女嗎
2021-03-05集資房如何辦理可上市產權
2021-03-21人在外地怎么賣房
2021-01-31實習期不給工資能告單位嗎
2020-12-15實習期滿工傷 未簽合同的賠償
2020-12-09公司未給員工足額繳納社保會承擔哪些責任
2020-12-16意外傷害保險費率
2021-02-01保險代理人的行為是如何調整的
2020-12-04我國農地所有權、使用權、承包經營權的概念
2021-01-12股權轉讓與土地轉讓有哪些差異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