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使用權被征收有補償嗎?
首先,《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條明確規定了,為了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和為實施城市規劃進行舊城區改建,需要調整使用土地的,是因政府需要使用土地而造成土地使用者不能繼續使用土地,因而應當對土地使用者給予適當補償。
上述條文中所提到應當對土地使用權者進行補償并沒有區分以劃撥取得和出讓取得兩者不同土地獲得方式,也就是說,土地使用權人合法使用的土地,無論是出讓方式取得,還是劃撥方式取得,在國家進行收回的時候均應當給予相應的土地使用權補償。
其次,對于房屋價值是否包含土地使用權價值這個問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評估辦法》十一條也有明確的規定:“被征收房屋價值是指被征收房屋及其占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在正常交易情況下,由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以公平交易方式在評估時點自愿進行交易的金額。”也就是說,房屋價值包含地上建筑物也就是房屋的價值和土地使用權價值兩個部分,且這兩部分的價值應當參考同等條件下的市場成交價格,也可以通俗地理解為:為了購置同等條件的土地使用權及房屋所需要支出的成本。
二、概念
土地征收是指國家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和權限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轉化為國有土地,并依法給予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被征地農民合理補償和妥善安置的法律行為。
“我國目前的土地征收制度還具有計劃經濟的色彩,隨著市場經濟的大力發展,政治文明和法治社會的建設,現有的土地征收制度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權益方面存在諸多不完善之處,需要在立足國情、省情的基礎上,綜合吸收和借鑒發達國家的文明做法,提出適合本土的合理的土地征收法制體系,完善土地利用規劃和管理制度,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北京在明首席楊在明說。
土地征收是2004年《憲法》修正后的新詞匯。一些文件、報告時常混用“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兩個概念,主要原因是實踐中人們還存有模糊認識,認為二者沒有實質區別,只是表述不同。實際上,二者既有共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共同之處在于,都是為了公共利益需要,都要經過法定程序,都要依法給予補償。不同之處在于,征收的法律后果是土地所有權的改變,土地所有權由農民集體所有變為國家所有;征用的法律后果只是使用權的改變,土地所有權仍然屬于農民集體,征用條件結束需將土地交還給農民集體。簡言之,涉及土地所有權改變的,是征收;不涉及所有權改變的,是征用。
我國的所有土地都是屬于國家所有,那么在使用土地時也是需要先繳納一定的土地使用稅,如果公民的土地被國家征收后,征收方也是需要按照規定來支付相應的補償費用,在計算征地補償款時會根據土地前但三年的平均產值來計算,如果有糾紛也可以通過訴訟方式解決。
房屋土地征收補償計算公式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對于補償有哪些規定?
個人房產稅征收對象是怎么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知識產權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2021-01-17解封保全要原告申請嗎
2021-01-04交通肇事逃逸后果是什么
2020-12-05申請設立商業銀行需要的材料是什么
2021-02-26可以在停車位免費停車嗎
2021-01-29工傷鑒定過了有效期怎么辦
2021-01-10代位繼承的效力如何
2021-03-06單方解除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05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不足怎么辦
2021-02-26申請仲裁解除合同可以不去上班嗎
2021-03-10第三者責任險保自家人嗎
2020-11-09海上運輸保險的承保范圍
2020-11-16保險索賠的四個要點
2021-02-26調解可以在保險公司嗎
2020-12-17誰有權指定人身保險的受益人
2020-11-20企業內部承包合同會不會受勞動法調整呢
2020-12-09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生效
2021-03-22土地承包經營權能否繼承及相關法律規定
2020-11-19土地轉讓合同履行完畢自動解除嗎
2020-12-15農戶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土地轉讓后征收能享受哪些補償款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