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出讓與劃撥有什么區別?
1、性質不同
劃撥土地是在交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無償取得的,一般不設定土地使用權的期限,但卻有一定的限定條件,比如不得轉讓、出租和抵押。
出讓土地是國家以土地使用者的身份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與土地使用者,并需要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2、取得方式不同
土地劃撥:需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將土地使用權無償交付給土地使用者使用。
土地出讓:商品房建設用地原則上應該以招標、拍賣、掛牌的有償方式取得,嚴格限制以劃撥方式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建設用地使用權,房地產轉讓時,必須經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審批,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3、權利義務不同
劃撥的土地不得進行轉讓、出租和抵押;出讓的土地使用權人具有法定規范內的處置權,可進行轉讓、出租和抵押。由此可得出,土地出讓和土地劃撥之間的權利義務不同。
4、期限不同
依照國家法律的規定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沒有使用期限的限制。出讓土地的年限一般分40年、50年、70年。
5、房屋類型不同
劃撥土地一般為公益事業用地或回遷房、經適房等建設用地;而出讓土地上多建有商品房。土地出讓和土地劃撥在房屋類型上是存在著一些區別的。
二、土地使用權劃撥
1、內涵:土地使用權劃撥,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將土地使用權無償交付給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為。即劃撥土地使用權不需要使用者出錢購買土地使用權,而是經國家批準其無償的、無年限限制的使用國有土地。但取得劃撥土地使用權的使用者依法應當繳納土地使用稅。
2、年限: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沒有使用期限的限制。雖然 無償取得劃撥土地使用權沒有年限限制,但因土地使用者遷移、解散、撤銷、破產或者其他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國家應當無償收回劃撥土地使用權,并可依法出讓。因城市建設發展需要和城市規劃的要求,也可以對劃撥土地使用權無償收回,并可依法出讓。無償收回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其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著物歸國家所有,但應根據實際情況給予適當補償。
3、以劃撥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情形: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下列建設用地的土地使用權,確屬必需的,可以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劃撥:
(1)國家機關用地和軍事用地;
(2)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和公益事業用地;
(3)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項目用地;
(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用地。
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經主管部門登記、核實,由同級人民政府頒發土地使用權證。
4、轉讓、出租、抵押的限制性規定:劃撥土地使用權一般不得轉讓、出租、抵押,但符合法定條件的也可以轉讓、出租、抵押:即土地使用者為公司、企業、其他組織和個人,領有土地使用權證,地上建筑物有合法產權證明,經當地政府批準其出讓并補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或者以轉讓、出租、抵押所獲收益抵交出讓金。未經批準擅自轉讓、出租、抵押劃撥土地使用權的,沒收其非法收入,并根據其情節處以相應罰款。
綜合上面所說的,土地使用權對于我們土地的擁有者來說是特別重要的,對于我國土地有兩者方式所得一種是劃撥,一種是出讓,這兩種的區別是特別大的,一種是無償,一種是有償,所以,我們在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時候就要看自己屬于哪一種性質的。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程序是怎樣的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是什么?是怎么分類與計算的?
國有出讓土地補償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安置房不交物業費怎么辦
2021-01-09老房契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1如何判定是否侵犯商標權
2021-03-07老年癡呆癥老人,可以設2個監護人嗎
2021-02-03遺產分配糾紛案件如何確定管轄權
2021-02-20被判拘役也注銷戶口嗎
2021-02-17拆遷安置房有什么優勢
2021-02-08派遣到其他公司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15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0-12-11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補繳社會保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2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1六年工作沒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16工程質量保險代替巨額賠償嗎
2021-03-10掛靠車輛該怎樣保險
2020-11-19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1-29財產保險合同的原則和形式各是什么
2021-03-20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利與弊
2021-01-12關于承包地登記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03個人土地流轉協議書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