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雇員張某對雇主王某的損失是否承擔責任及承擔比例存在以下分歧:
第一種觀點認為,因王某與張某之間存在著雇傭與被雇傭的勞動關系,張某作為司機受雇主王某的指派從事駕駛工作,其行為系職務行為。我國《侵權責任法》第35條規定,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提供勞務一方因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該條文沒有包含勞務方(雇員)因提供勞務造成接受勞務方(雇主)的損害,應由提供勞務方(雇員)承擔侵權責任,因此,對王某的人身損害,張某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種觀點認為,王某與張某雖形成了勞務關系,張某系執行職務行為發生的交通事故,張某作為司機對事故的發生負有主要責任,存在著重大過錯,雇主王某無過錯,已經盡到了自己的注意義務,故張某應對王某的人身損害承當相應的賠償責任,但該賠償責任比例不宜過高。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理由如下:
一、從責任承擔主體分析
《民法通則》第106條的規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侵權責任法》第6條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張某作為司機雖受雇于王某在指定線路上從事駕駛工作,兩人之間已經形成雇傭與被雇傭的勞動關系。作為取得A2型駕駛資格的司機,張某的法定義務為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規定,按照操作規范安全、文明駕駛車輛,但其未盡到安全駕駛的義務,從而引發道路交道事故,造成車輛及人員的損害,因此,張某對本次事故的發生負有主要責任,被告對原告的損失負有一定過錯,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二、從責任承擔比例分析
我國實行交強險制度,投保交強險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的,承保的保險公司應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對受害人先行賠償,以確保受害人能獲得及時救助與賠償的權利。如果受害人損失數額較大,交強險責任限額不足以支付時,還可以由商業三責險進行賠償,超過部分由各方當事人根據責任比例賠償。原告作為重型半掛車的乘車人及對方某拖拉機車的受害第三者,在本案訴訟之前,原告王某已就其人身傷害向對方拖拉機車主陳某及該車的保險公司進行索賠,經法院判決認定對方拖拉機車主陳某承擔30%的責任,原告的人身損害損失共計43.2萬元,扣除對方交強險限額內賠償的12.2萬元,剩余31萬元的損失由陳某承擔30%賠償即為9.3萬元。后原告王某另起訴己方的保險公司要求保險公司依據保險限額賠償19.6萬元。扣除已賠付的損失,原告王某的剩余損失應為2.1萬元。民商事審判的價值取向為制裁違法違約行為,保護合法方的權利,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建立良好的社會秩序。
如果雇員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雇主人身或財產損害可以不負賠償責任,那么就會放縱雇員的行為,侵害雇主的合法權利,這是法制社會不允許的。被告張某作為負有一定過錯的司機,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張某僅是存在一定的過錯,并非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筆者認為其賠償責任比例不宜過高,且其賠償的范圍應是雇主原告未受賠償的損失部分,因此酌定張某負擔30%的責任,即被告張某應賠償原告王某的損失為6300元。
【案情】
王某購買重型半掛車搞運輸,雇傭張某作為駕駛員,2013年11月份,張某駕駛重型半掛車外出運貨,王某跟車坐在副駕駛的座位上,該重型大掛車在某省道轉彎處與陳某駕駛的拖拉機車相撞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兩車損毀及王某多處骨折,后經鑒定部門鑒定王某構成九級傷殘,該次事故經交警部門認定張某觀察不周、措施不當、未確保安全距離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應負事故主要責任,陳某負事故次要責任。車主王某作為原告起訴司機張某,要求被告張某支付醫療費及其他損失共計5萬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導致患者死亡的醫療事故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6學生拿板磚砸老師,未成年將受到什么處罰
2021-02-10船舶租賃合同怎么寫
2021-03-21婚前個人財產和婚后個人財產有什么區別
2021-03-25包辦婚姻自由婚姻二者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6反抗家暴錘殺丈夫,法院會輕判嗎
2021-02-19被執行人失信會影響到孩子嗎
2021-02-22企業單方面解約應如何賠償
2020-11-23開發商無證賣房子欺騙消費者怎么維權
2020-11-09房屋中介合同違約金
2021-02-272020年勞動合同法關于經濟補償金的法律規定
2020-12-14行政訴訟中,被告能否向人民法院申請調取證據
2020-11-10勞動糾紛案件申訴流程
2020-12-06被判刑軍人的工齡如何計算
2020-12-26購買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2-08海洋運輸貨物有幾種保險
2020-12-08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具體是指誰
2020-11-15廣西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07無證駕駛人致人受傷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26被保險人酒后駕車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