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對失職、瀆職行為有關負責人員是怎么區分的?
【律師解答】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對失職、瀆職行為的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進行了劃分。分為直接責任者、主要領導責任者和重要領導責任者。
(1)直接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后果起決定性作用的黨員或者黨員領導干部。如有的黨員領導干部即使是重要黨員領導干部,如果直接參與研究、決定某一具體問題或者某一事項由其拍板決策,則該黨員領導干部為直接責任者,而非領導責任者。
(2)主要領導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后果負直接領導責任的黨員領導干部。
(3)重要領導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應管的工作或者參與決定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后果負次要領導責任的黨員領導干部。
執紀實踐中區分三種責任應當注意的問題:
(1)從責任者的范圍看,這里的“直接責任者”,既包括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自己職責的黨員,也包括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自己職責的黨員領導干部。而主要領導責任者和重要領導責任者,僅包括黨員領導干部。
(2)承擔責任的前提是這三種責任者都負有某種職責,而且都沒有依照規定履行自己的職責,即都有失職、瀆職的行為。《黨紀處分條例》第十二章“失職、瀆職行為”之外的其他章中規定的“主要責任者和其他直接責任者”以及“主要責任者”,既可以由失職、瀆職行為引起,也可以由其他原因引起。如《黨紀處分條例》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單位受賄行為”。這里的“損失或者后果”,是指對黨、國家和人民利益以及公共財產所造成的損失或者后果,包括經濟損失和不良影響等。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是失職、瀆職行為的集中體現。不履行職責,即沒有在法律、法規以及其他規范性文件規定的期限內或者正當合理的期限內履行職責。一般包括拒絕履行職責、拖延履行職責、不予答復。不正確履行職責,即沒有按照規定的要求履行職責,包括以否定的方式履行了按照規定應當以肯定的方式的職責,反之亦然,以及不適當履行職責和不完全履行職責等。不正確履行職責,執紀實踐中多表現為超越職權、濫用職權。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各位解答的相關問題,我們身為國家機關人員就應該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會不會受到別人的監察,不要為了一些利益而違反相關法律條例,令自己做一些后悔的事情。如果您的情況較為復雜,本網站還提供律師在線服務,歡迎各位前來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店面拆遷,沒有營業執照能要求賠償嗎
2021-02-21本案人身損害賠償協議是有效的嗎
2021-03-17傷殘鑒定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01二手房交易中陰陽合同的效力
2021-02-11股份有限公司可以是私營企業嗎
2020-12-20別除權和共益債務誰優先
2020-11-15主動退賠可以減刑嗎
2021-03-01經濟犯判五年能假釋嗎
2021-01-16電梯房地下停車位收費合理嗎
2021-02-01房地產開發流程是什么
2021-02-12補償款提存程序
2021-03-17貨品合同乙方中途終止怎么賠償
2020-11-12民事合同欺詐會否判刑
2021-01-19土地糾紛有人做偽證可以報警嗎
2020-12-01房主房產證不滿兩年如何過戶
2020-12-12離婚時房產證未辦如何分割房產
2021-01-08深圳住房公積金提取預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2勞動者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必須要進行鑒證?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6哪些情形可以變更勞動合同,變更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3-10企業分立合并后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