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價證券詐騙罪的定義是怎樣的
根據《刑法》第197條規定有價證券詐騙罪,是指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庫券或者國家發行的其他有價證券,進行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行為。有價證券詐騙罪只包含,使用變造、偽造的國庫券和國家發行的有價證券。
構成要件如下:
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雙重客體,既侵犯了他人財產所有權,又侵犯了國家有價證券管理制度。犯罪對象是國庫券或其他國家發行的有價證券。
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庫券或者國家發行的其他有價證券,進行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行為。
主體要件: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單位亦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
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由故意構成,且須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如果行為人出于過失而使用有價證券,如不知是偽造、變造有價證券而使用的不構成犯罪。
二、有價證券詐騙罪中的有價證券包括什么
所謂有價證券,是指以票面貨幣價值表示的財產權利憑證,并被作為替代貨幣使用的信用工具或代表持有者資本所有權和資本收益要求權,在特定范圍和條件下,進行支付、匯兌、信貸、清算等融資活動的憑證。
與有價證券詐騙罪有關的有價證券是國庫券或者國家發行的其他有價證券,亦即公債券。公債券由國家發行,由國庫(國家財政)作為還款保證,它對國家金融市場的穩定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國庫券是指為解決急需預算支出而由財政部發行的一種國家債券。其以面值發行,過一段時間后可以依法轉讓,到期則由國家還本付息;
(二)國家發行的其他有價證券,是指國家發行的除國庫券之外的載明一定財產權利的有價證券,如保值公債、國家重點建設債券財政債券等,但不包括非國家發行的本票、匯票、支票、存單、委托付款憑證、股票、公司或企業債券等有價證券。
有價證券詐騙罪中的有價證券必須以財產權利為內容、表明一定的財產價值。必須以一定的票面貨幣價值加以表示。某些證券雖然是以財產權利為內容的,但其本身未以票面價值加以表示,如物品寄存憑證、運輸部門的行李托運單和提單等,都不是有價證券。
構成有價證券詐騙罪的條件有哪些
有價證券詐騙罪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有價證券詐騙罪構成要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異地扭送期間是否可以折抵刑期
2020-11-09出售出入境證件罪怎么處罰
2020-12-26在外國申請離婚要什么材料
2020-11-18公司注冊資金要實繳嗎
2020-11-14合同糾紛管轄法院約定不明確怎么辦
2021-01-07交通事故的傷殘鑒定程序
2020-12-21執行董事和董事長有什么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1-08訴訟期間涉案房產是否可以抵押
2021-03-23企業會遇到哪些常見的合同欺詐行為
2021-01-28保姆虐待老人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6學生在體育課上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父母可以贈與房產給還沒大學畢業的兒女嗎
2021-03-05工傷認定能否直接認定勞動關系
2021-01-12勞務外包員工離職補償
2021-02-26負債與勞動糾紛如何區分
2021-03-21保險合同中的附加險條款如何生效
2020-12-20為什么保險合同中受益人欄是不可以為空白的?
2020-11-16保險合同中條款約定不明應如何理解
2020-12-21修車費高于定損價引發爭端 保險公司全額賠償修車費
2020-11-29什么是保險法中近因原則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