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地發展和不斷地提高,我們現代社會中經常會出現征地補償的問題,其實征地補償也是為了更好更快的建設良好的社會的一個方式,這不僅建立了一個好的社會環境,而且也拉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那么,依法征地程序是怎樣的呢?
程序:依據國土資源部《關于完善征地補償安置制度的指導意見》之規定,在報批前,土地征收的工作程序為:(1)告知土地征收情況。當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將擬征地的用途、位置、補償標準、安置途徑等以書面形式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在告知后,凡在擬征土地上搶栽、搶種、搶建的,征地時一律不予補償。(2)確認征地調查結果。當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對擬征收土地的權屬、地類、面積以及地上附著物權屬、種類、數量等現狀進行調查,調查結果應與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和地上附著物產權人共同確認。(3)組織征地聽證。當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對擬征地的補償標準和安置方案有申請聽證的權利。當事人申請聽證的,應按照《國土資源聽證規定》規定的程序和有關要求組織聽證。據此,如果市、縣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在征地過程中沒有按照上述程序來做,將導致錯誤的征地審批。
3、市、縣國土行政主管部門將擬定的《征收土地方案》報同級人民政府進行征地審查
4、如果超過同級人民政府的權限,應逐級上報到有審查權的人民政府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條?
征收下列土地的,由國務院批準:?
(一)永久基本農田;
(二)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三十五公頃的;
(三)其他土地超過七十公頃的。
征收前款規定以外的土地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
征收農用地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先行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其中,經國務院批準農用地轉用的,同時辦理征地審批手續,不再另行辦理征地審批;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征地批準權限內批準農用地轉用的,同時辦理征地審批手續,不再另行辦理征地審批,超過征地批準權限的,應當依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另行辦理征地審批。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19條“建設占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當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中確定的農用地轉用指標;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占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用的,還應當符合城市規劃和村莊、集鎮規劃。不符合規定的,不得批準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歸納農用地轉用的前提條件:(1)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已經納入土地利用年度計劃。(2)已履行或能夠履行耕地占補平衡義務;(3)符合國家建設用地產業政策,屬于國家鼓勵發展和限制發展的建設項目,不屬于國家禁止的建設項目;(4)占用林地的需要經有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
《土地管理法》第4條第一款國家實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因此,不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批準用地的,依據第68條的規定,其批準文件無效。
5、有權審查的人民政府批準后,向被征地所在地人民政府下發《征地審核與批復》
6、被征地所在地人民政府發布征收土地公告
程序:《征收土地公告辦法》第4條規定,“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應在收到征收土地方案批準文件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進行征收土地公告,該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具體實施。”第3條規定:“征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征收土地方案和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應當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村、組內以書面形式公告。其中,征收鄉(鎮)農民集體所在土地的,在鄉(鎮)人民政府所在地進行公告。”
如果未按照以上規定的時間、地點履行法定職責,可以根據第14條的規定,有權依法要求公告、有權拒絕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和征地補償、安置手續;也可以通過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來獲得救濟。
內容:《征收土地公告辦法》第5條規定,《征收土地公告》應當包括下列內容:(1)征地批準機關、批準文號、批準時間、批準用途;(2)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位置、地類、面積;(3)征地補償標準和農業人員安置途徑;(4)辦理征地補償登記的期限、地點。不完全履行土地征收公告內容的,那將是違法的。
辦理補償登記:在公告確定的日期內,持土地權屬證書或其他有效證明(如承包合同),到市、縣級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7、被征地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國土部門制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市、縣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批準的《征收土地方案》對土地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及地上附著物等進行進一步核實,制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
8、被征地所在地人民政府發布《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
市、縣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將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聽取被征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征詢意見期限應事先確定并公告。
對補償標準有爭議的,有縣以上人民政府進行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進行裁決。(目前裁決已經被行政復議取代)
征地補償安置標準爭議裁決:(1)協調機構:市縣級人民政府;(2)裁決機構:分兩級,國務院和省級人民政府。誰批準的由誰裁決。(3)爭議裁決范圍:?對市、縣人民政府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有異議的;?對使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涉及的對被征土地種類、等級、人均耕地面積、被征收土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認定有異議的;實行區片綜合地價計算征地補償費的地區,對區片綜合地價的使用標準和計算有異議的;④征地補償安置補助費倍數的適用;⑤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倍數的確定。(4)申請人: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具體包括:村委會、村民小組、土地承包人、土地租賃人。(5)爭議裁決程序:?申請調解。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之日后規定的時間內向市、縣級人民政府申請協調。?開展協調。收到協調申請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在規定時間內協調完畢。協調一致的,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制作《征地補償安置標準爭議協調書》,經爭議雙方簽字后生效。協調不成的,市、縣人民政府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申請裁決的途徑和期限,并在告知書上載明協調過程及協調未達成一致意見的原因。申請人可自收到告知書之日起規定的時間內,向裁決機構申請裁決。?申請裁決。經協調不成活自申請之日起規定時間內不予協調的,再向批準征收該土地的政府(國務院或省級人民政府)申請裁決。申請裁決的應提交:裁決申請書;申請人身份證明;爭議標的物的權屬證明;市縣級人民政府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市縣級人民政府調解不成告知書等。④進行裁決。裁決機構應在收到申請書之日起規定的時間內對裁決申請進行審查,決定是否受理。裁決機關自受理申請之日起規定的時間內做出裁決決定。情況復雜,經裁決機關負責人批準可適當延長,但延長最多不得超過30日。⑤裁決決定。裁決機關可以根據不同情況做出a,征地補償安置適用標準符合法定標準的,決定維持;b,征地補償安置適用標準符合法定標準,但計算有誤的,決定變更;c,征地補償安置適用標準未達到法定標準的,決定撤銷,并責令市縣人民政府在規定期限內依法重新確定。作出裁決決定,應當制作征地補償安置標準爭議決定書。如果當事人對裁決機關作出的裁決決定不服,仍然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但國務院裁決除外。⑥費用,不收費。
9、被征地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國土部門組織實施補償安置工作
征收土地的各項費用應當自征收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被征地的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人應當自征地各項費用付清之日起,30日內交付被征收的土地。
對于征收農民承包的土地的,應當依法辦理土地承包合同變更或解除手續。
10、國土部門向建設項目用地單位頒發《建設用地批準證書》進行確權
綜上所述,在我國現代社會中,往往一個地方富起來回事這周圍的都會富起來,這是因為拉動了經濟的發展,現在的法律也是有對于依法征地程序是怎樣的相關介紹的,都是為了我們現代社會的美好的明天,以上就是對于依法征地程序是怎樣的相關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征地補償款分配時,如何處理?
?征地補償費計算方式
?福建省征地補償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辦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采礦占地需要征地手續嗎
2020-12-10辦理治安案件應當堅持什么原則
2021-02-12酒駕被追尾承擔多少責任
2021-02-13民事訴訟中法院應當再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16二婚不拿離婚證可以嗎
2020-11-16購房選房知道教你選購好房
2020-11-15室內設計和施工哪個更好
2021-02-25房屋產權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0離職單位扣除招錄費用合法嗎
2021-01-31滿半年漲工資包括實習期嗎,
2021-01-25調崗時間法律有規定嗎
2020-12-15《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人民法院受理 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新
2020-11-19雇員保險金權益
2020-12-25江泰保險旅游意外險
2020-11-08應該找誰賠付房屋意外受到的損失
2021-03-05私家車丟失了能否解除保險合同
2021-01-27人身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2-02無證駕駛出事故強制保險不應免
2021-01-18出了車禍保險最多賠多少
2021-02-17買了三責和不計免賠,出事故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