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法里不予立案偵查是多少條?
第八十六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并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二、如果公安機關不予立案,你可以向當地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請,再通過檢察機關要求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87條規定:“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的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后應當立案”。
公安機關在接到人民檢察院要求立案的通知后,應當在15日內決定立案,并且將立案決定書送達人民檢察院。同時人民檢察院也應當采取措施,依法對通知立案書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
對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人民檢察院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不予立案的,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人民檢察院可以直接立案偵查。
三、公安機關不予立案案件中的問題
不予立案決定的作出,就意味著結束刑事訴訟程序,即不再進行相關的調查工作。因此,結束程序所依據的材料必須要充分、翔實。在調查過程中要排除主觀上的影響,
1、粗線條地收集材料和進行審查。在實踐操作中,由于對立案審查規定了具體期限,因此對一些復雜、牽涉面較廣的案件,特別是涉及行為地、人員分散、涉及面廣的案件,偵查人員便無暇深入、細致地調查、分析,作出的不予立案決定往往材料不到位。
2、在確認是否有犯罪事實和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過程中受“不破不立”思想的支配,在主觀上將立案標準與定罪量刑標準相混淆。
3、對立案調查程序認識有偏差。在調查核實中往往先入為主,僅是根據控告、舉報、報案等材料反映的內容進行調查,未對材料所涉及的其他可能構成犯罪的事實作調查,單方面的收集證明有犯罪事實或無犯罪事實的材料,將造成材料的偏向性,不能客觀、全面地作立案判斷。
綜合上面所說的,執法人員在審理案件的時候,一般會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來判定是否立案,只要證據不清楚,犯罪情節不明顯,一般執法人員是不會立案的,所以,執法人員辦案都是根據法律規定的程序走的,這樣才能算是在合法的辦理案件。
立案登記制下,不予立案的情形有哪些?
刑事案件不予立案的條件有哪些
民事不予立案的條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出質意味著什么
2021-01-18涉外婚姻中介公司違法嗎
2021-03-24簽訂質押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1-03-19賣假貨會判刑嗎,賣假貨的法律責任
2020-11-15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有哪些要求
2021-03-10離婚時哪些是共同財產,哪些是個人財產,哪些是約定財產,如何處理
2021-02-25離婚拆遷糾紛如何預防
2021-01-21中年人離婚協議書該如何書寫
2021-02-05未約定授權期限合同不成立嗎
2020-11-14私下賠償協議不履行怎么辦
2021-02-02喪失繼承權會產生什么影響
2020-12-02購買村集資房的需注意什么
2020-12-14簽約后沒幾天就離職要扣錢嗎
2021-03-11確認勞動關系能否中斷索要工資的時效
2021-01-21企業和個人勞動關系如何證明
2020-11-30不繳納工會費還可不可以享受工會的權利
2021-03-10怎樣理解勞動合同的試用期?
2021-01-13因工受傷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3-10雇員保險金權益
2020-12-25買人壽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