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認定搶劫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搶劫罪判多少年
一、怎樣認定搶劫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1、搶劫罪的暴力,是指對被害人的身體施以打擊或強制,借以排除被害人的反抗,從而劫取他人財物的行為。暴力必須在取得他人財物的當場實施。雖然使用了暴力但未當場獲取財物或者是在劫取財物之后又出于其他動機傷害被害人的,則都不屬于搶劫中的暴力,構成犯罪的應以他罪論處。當然,先前劫取財物的行為如構成本罪,則應以他罪與本罪實行并罰。如果針對的是被害人的財物,即使在行為實施過程中造成了人身傷害,亦不能以本罪論處。如直接奪取他人手中的錢包,直接搶奪被害人耳朵上的耳環(huán)等,就因暴力直接指向財物而構成搶奪罪,致人重傷或死亡的,則應作為搶奪罪的一個特別嚴重,情節(jié)加以考慮。
2、用暴力的目的就在于排除被害人的反抗,致使被害人不敢反抗或不能反抗,從而劫取其財物。至于暴力程度,只要能對他人身體起到強制、打擊作用即可,并不要求其危及他人的身體健康甚或生命安全。將人傷害、重傷甚或殺死,固然是暴力,一般的拳打腳踢、捆綁禁閉、扭抱推拽等因其對他人人身有強制、打擊作用,亦可成為本罪的暴力。暴力的輕重程度僅是本罪的量刑情節(jié),對本罪構成并無影響。只要存在暴力,并以此劫取他人財物,即可構成本罪。
3、搶劫罪的脅迫,是指對被害人以當場實施暴力相威脅,進行精神強制,從而使其產生恐懼而不敢反抗,任其搶走財物或者被迫交出財物的行為,脅迫的內容是當場對被害人施以暴力。脅迫是行為人有意識地給被害人施加精神壓力,進行精神強制,意在使其產生恐懼,不敢反抗,而為其劫取財物創(chuàng)造條件。如果不是出于這一意圖,雖然使用了暴力威脅,如盜竊財物后被他人發(fā)現,為了阻止他人告發(fā),不是當場以暴力威脅的,就不能以本罪治罪。
4、脅迫必須是向被害人當面發(fā)出。如果不是向被害人當面發(fā)出,而是通過書信或者他人轉告的方式讓被害人得知,則亦不是本罪的脅迫。此時,即使具有暴力的內容,仍是構成敲許勒索罪,而不是本罪。如果脅迫不成或者遇有反抗,便會立即轉化為暴力搶劫。如果行為人使用虛假的暴力欺騙脅迫被害人,使其信以為真而產生恐懼被迫交出財物的,仍是構成本罪的脅迫。行為人必須是在脅迫的當場取得財物,如果不是在當場取得財物而是限期交出財物,則不是本罪的脅迫。這時構成犯罪,應定敲詐勒索罪。
5、搶劫罪的其他方法,是指使用暴力、脅迫以外的方法使得被害人不知反抗或無法反抗,而當場劫取財物的行為。如用酒灌醉、用藥物麻醉、利用催眠術催眠、將清醒的被害人乘其不備鎖在屋內致其與財產隔離等方法劫取他人財物。應當注意的是,被害人不能反抗或無法反抗是因為被害人的積極作為所導致。行為人如果沒有使他人處于不知反抗或無法反抗的狀態(tài),而是借用了被人自己因患病、醉酒、熟睡或他人致使其死亡、昏迷等而不知反抗或無法反抗的狀態(tài)拿走或奪取財物的,不是構成本罪,對之應當以他罪如盜竊罪、搶奪罪論處。
6、判斷犯罪行為是否構成搶劫罪,應以犯罪人是否基于非法占有財物為目的,當場是否實際采取了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為標準,不是以其事先預備為標準。實踐中,行為人事先作了盜竊和搶劫兩手準備,攜帶兇器,夜晚潛入商店,發(fā)現值班人員睡覺故未使用兇器便竊走了大量商品,應認定為盜竊罪:如果行為人事先作盜竊準備,在進入現場實施盜竊過程中驚醒值班人員并遭到其抵抗,當即使用兇器以暴力將財物劫走,則應構成搶劫罪。
7、搶劫罪的侵犯對象,是屬于國家、集體、個人所有的各種財物及他人人身。由于搶劫罪是當場劫取財物,故實踐中被搶劫的財物只限于動產。非法侵占不動產的,不屬于搶劫罪。如果采用暴力方法把不動產部分分離而搶走,這部分則就成了動產,那么也應構成搶劫罪。有人提出搶劫罪的對象除動產外還應包括不動產和取得財產上之不法利益,我們認為,強行霸占他人之不動產或以暴力、脅迫逼使他人免除債務、承認股份或減除租金之類的行為,雖帶有搶劫性質,但同刑法規(guī)定的搶劫罪之特征并不吻合,因此值得研究。
二、搶劫罪判多少年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規(guī)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入戶搶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的;(三)搶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四)多次搶劫或者搶劫數額巨大的;(五)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六)冒充軍警人員搶劫的;(七)持槍搶劫的;(八)搶劫軍用物資或者搶險、救災、救濟物資的。
如果身體健全,大可以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勞動換取該得到的果實,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而因為一時的貪念,一時的沖動就做出這種觸犯法律的事情,這樣真的是令人發(fā)指的,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專業(yè)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招未成年直播怎么處罰
2021-02-14有抑郁癥可以撤銷婚姻嗎
2021-03-20個體戶擅自經營不準個體工商戶經營的商品的如何處罰
2021-01-25被別人冒用自己的品牌怎么辦
2020-12-07如何申請專利費用的減緩
2020-12-11離婚案件中夫妻共同債權債務處理之我見
2021-01-27交通事故的法醫(yī)鑒定
2020-11-25抵押房產銀行扣著產權證合法嗎
2021-02-17啥時候提出放棄繼承權
2021-02-23抵押物有哪些種類
2021-01-08勞動者辭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16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21保險合同成立超過兩年隱瞞病情能獲得賠償嗎
2021-01-07未履行必要勘驗義務 保險公司應承擔理賠責任
2020-11-08旅游財物被盜旅行社該賠嗎
2020-12-24人身保險
2021-01-02土地承包合同公示怎么寫
2021-01-27如何辦理土地轉讓
2021-01-26政府違法占地需要賠償給行政相對人嗎
2021-01-31拆遷補償涉及多項資產時營業(yè)稅要如何處理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