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綁架罪的客觀方面
(一)關于劫持脫離原處所。綁架是否將被害人劫持脫離其原來所在地或者家庭、監護人的監護,而置于行為人控制之下?有的論著對此作了肯定回答。①
筆者認為,這值得商榷。在大多數情況下,為了隱蔽,一般都是把被綁架人轉移到行為人能夠控制而且不易被偵查到的地方。但是,沒有根據說這是惟一表現形式,即不能說把被害人拘禁在其自己的原住所,然后向其親屬或有關單位勒索贖金不能構成綁架罪。例如,甲、乙二歹徒經過預謀,突然闖入丙家,將丙捆綁,在其身上綁上炸藥包,逼其給在外邊的親屬打電話,立即送50萬元錢來,不準報警,否則立即引爆,與被害人同歸于盡。雖然被害人未離開綁架現場,但是這里的甲、乙二人的行為無疑構成綁架罪。
(二)關于綁架的方法。綁架方法是否僅限于暴力、脅迫、麻醉?對此有不同觀點,有人認為,綁架罪的手段只包括暴力、脅迫、麻醉。有人認為,綁架罪的手段不應僅限于這三種方法,還應具有其他方法。
筆者認為,綁架罪客觀方面的手段不應僅限于暴力、脅迫和麻醉三種方法,還應包括其他方法。暴力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如對他人身體實施捆綁、毆打、強拉硬拖等。脅迫方法,是精神強制方法,主要以如敢抗拒則施以毆打、傷害等暴力相威脅。但是,不能只限于以暴力相威脅。綁架還有其他方法,概括地說,就是指除暴力、脅迫之外一切旨在將他人身體置于行為人實力控制之下、剝奪其人身自由的方法,較常見的是麻醉方法和欺騙方法。前者如用酒灌醉、藥物麻醉方法,后者如以談生意為名將被害人誘騙到行為人指定的處所,乘機將被害人扣押。這里應當強調指出,認定行為人采用的方法是否構成綁架的方法,關鍵是要查明其方法行為是否為實現綁架勒索而采取,至于其是否能夠或者足以實現其綁架意圖,不影響本罪之構成。
(三)關于“偷盜嬰幼兒”。按《刑法》規定,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以綁架罪論處,可以視為綁架罪針對特殊對象采用的特殊方法。因為,嬰幼兒沒有自衛能力和行為能力,對他們一般不需要采用暴力、脅迫或其他制止其反抗的方法,即可達到控制嬰幼兒的目的。但是,這里的“偷盜”一詞是否僅指乘監護人不備秘密竊取?有的提出對“偷盜”一詞應作廣義解釋,即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從監護人手中拐騙嬰幼兒,然后將其扣為人質向其親屬勒索財物,也應構成綁架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醉酒駕駛會拘留多少時間
2021-02-10依法不追究原則有哪些
2020-12-21意外工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2收取支票時需要提防哪些“支票陷阱”
2021-02-23訴前保全不起訴的后果是什么
2020-11-26判決侵權賠償金支付之日如何確定
2021-01-20合同中知識產權免責怎么約定
2020-12-08單位致使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1-03-26代替繳納社保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1-03-25關于雙重勞動關系的爭議
2021-02-01調解協議能經過法院確認效力嗎
2021-01-29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勞動糾紛調解手續有哪些
2021-02-02免除車上人員責任險的事項
2020-11-21某業主與保險公司所訂立的保險合同效力是如何
2021-03-01在人身保險中應該規定哪些內容
2021-01-28保險合同應當包括什么事項
2021-03-13保單現金價值指的是什么意思
2020-11-13車著火了保險怎么處理
2021-03-18購買汽車保險怎么選擇銷售商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