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刑法的犯罪主體我們可以明確的知道,有關其犯罪處罰的范圍。那么在單位犯罪案件中,就由面前的解釋單位犯罪為何不處罰單位的回答。下面就由小編帶領大家進一步了解該問題的法律要點,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在我國單位犯罪為何不處罰單位
單位犯罪實行雙罰,既對直接負責人或者責任人要追究刑事責任,而且對單位也要處以罰金。以上就是有關單位犯罪為何不處罰單位的相應解答。
二、什么是單位犯罪
單位犯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單位犯罪自首是以單位犯罪為前提的,沒有單位犯罪,就不可能有自首問題的研究。
單位犯罪早在17世紀英國的《刑法》中就有規定,我國1987年1月22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9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在我國刑事立法史上首開了規定單位犯罪的先河。1997年《刑法》首次在我國的刑法典中規定了單位犯罪,主要集中在刑法總則的第三十條和第三十一條以及分則的相關部分。
研究單位犯罪自首,就必須正確界定單位犯罪的概念,并對其特征加以分析。
我國《刑法》 對單位犯罪只是從犯罪主體范圍方面進行了描述,而從概念揭示對象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來看,這遠沒有揭示單位犯罪概念的深刻內涵,但同時它又為單位犯罪的理論研究及其實踐探討留下了廣闊的空間,正因為如此,學理界關于單位犯罪概念的學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三、特征、
單位犯罪的主體包括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
單位犯罪必須是在單位主體的意志支配下實施的;
單位犯罪必須由刑法分則或分則性條文明確規定。對單位犯罪的處罰原則:我國刑法對單位犯罪的處罰以雙罰制(即對單位和單位直接責任人員均處以刑罰)為主,以單罰制(即只處罰單位直接責任人員)為輔。
單位故意犯罪的集體意志,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決策主體體現出來的。判斷犯罪行為是否體現了單位的集體意志,需要看犯罪行為是否經單位負責人決定,否則,無法形成一個單位的犯意。但是,也不能簡單的認為,負責人做出了的決定,就可以認定為單位犯罪的意志,這是要具體分析的。
在我國對于單位犯罪的處罰是雙向的,不僅對負責人或者團隊的處罰,同時也會對單位進行相應的金額處罰或者根據情節的嚴重給予一定的法律處罰。以上關于單位犯罪為何不處罰單位的問題就解答到此,如有不明白,歡迎電話咨詢。
不認定為單位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最新單位犯罪司法解釋
拒執罪單位犯罪主體的參考依據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常用引用法律條款
2021-01-05團伙作案是幾人
2021-02-25未經股東會決議能否變更法人
2020-12-13知識產權一般幾年過期
2021-03-02物業管理費包括垃圾處理嗎
2020-12-29續簽集體勞動合同期限能簽半年嗎
2020-12-14提前終止勞動合同
2021-02-21事實勞動關系的認定
2021-03-16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0-11-20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8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1-11本案張某的死亡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1-03-24盡快得到保險理賠償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20保險理賠糾紛訴訟時效應該從何入手
2020-11-28保險合同成立后誰有權解除合同
2021-03-01糧補是歸土地所有者還是土地承包經營者呢
2020-12-14征地拆遷補償協議是否屬于個人隱私
2021-02-01在拆遷中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報告有什么要求
2021-02-15拆遷房房產證改名字嗎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