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該怎么認定單位犯罪中的直接責任人員
對于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的范圍,我國刑法沒有明確規定,刑法理論及司法實踐中觀點也很不統一,目前流行的觀點主要有決策作用說、領導人參與說、領導責任說和法定代表人說。為促進單位犯罪司法實踐的規范化,統一對直接責任人員的認識,2001年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全國法院審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以下簡稱《紀要》)規定:“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是在單位實施的犯罪中起決定、批準、授意、縱容、指揮等作用的人員,一般是單位的主管負責人,包括法定代表人。”顯然,《紀要》中包含了上述各學說的主要內容。
一般來說,公司實施的單位犯罪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是對犯罪起指揮、組織、決策作用的人員,主要是公司負責人、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等,也就是人們觀念中的公司高管。根據我國公司法規定,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其關聯關系損害公司利益。因此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范圍主要有:
(1) 高級管理人員,是指公司的經理、副經理、財務負責人、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和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人員;
(2) 控股股東,是指有限公司中出資額占資本總額50%以上或者股份公司持有的股份占股本總額50%以上的股東;出資額或持有股份的比例雖不足50%,但其表決權足以對股東會、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的股東;
(3) 實際控制人,是指雖不是公司股東,但通過投資關系、協議或者其他安排,能夠實際支配公司行為的人員。
二、直接負責人員的符合條件
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就是對單位犯罪負有直接責任的單位領導人員。應當符合兩個條件:
一是行為條件。即其應直接策劃、決定、批準、授意、組織、指揮了單位犯罪,且該行為是引發單位實施犯罪的直接原因;二是身份條件,即其應是單位的領導人員,是對單位事務具有一定的決策、管理、領導、指揮、監督權的領導人員。
三、對直接負責人的處罰
關于單位犯罪直接責任人員應當如何處罰,現行刑法沒有明確規定。《紀要》規定:“對單位犯罪中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應根據其在單位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犯罪情節,分別處以相應的刑罰,主管人員與直接責任人員,在個案中,不是當然的主、從犯關系,有的案件,主管人員與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在實施犯罪的主從關系不明顯的,可不分主、從犯。但具體案件可以區分主、從犯,且不分清主、從犯,在同一法定刑檔次、量刑幅度內就無法做到罪刑相適應的,應當分清主、從犯,依法處罰。”《紀要》反映了根據直接責任人員在單位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犯罪情節來判處刑罰,而不依共犯處罰,明確了單位犯罪直接責任人員與共犯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刑事責任人員。一般情況下,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在單位犯罪中處于支配地位,通常是單位犯罪的決策者和指揮者,對單位犯罪的實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其行為的危害程度較重。
只要跟公司有關的案件情節法律責任,一定是直接找公司的法人。有關違法犯罪的整個公司的高管都不會脫離關系。在這里告訴大家要合法的經營,否則要承擔刑事責任,會被抓走坐牢的。更不要跟自己不知情的公司擔當法人。
一般納稅人偷稅漏稅責任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交通事故中有哪些連帶責任人
對于法定代表人的職務行為,法定代表人需直接承擔民事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遺產繼承唯一法定繼承人還用公證嗎
2020-11-17勞動合同糾紛起訴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2在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可以終止呢
2021-02-08勞動者不服企業作出的調崗決定該如何操作
2021-02-15勞動者維權要提供證據嗎
2020-11-15勞動糾紛是否堅持屬地管理
2021-02-21私家車載客遇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1-03-04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05保險事故發生后轉讓保險利益有效嗎
2020-12-12全車盜搶險與車上人員責任險
2020-12-23無證駕駛車輛肇事,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9保險合同成立后能否退保
2021-01-27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和使用權
2021-03-26土地出讓金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2021-01-05拆遷補償方案就是最終的補償了嗎不能再提高了嗎
2020-11-17拆遷補償合同是否有時效限制
2021-01-09公租房拆遷怎么補償,拆遷補償款如何確定
2020-12-20企業面臨拆遷,拆遷主體模糊混亂,他們有權拆遷嗎
2021-01-07農村土地征用補償標準是怎樣的,土地征地補償費能否繼承
2021-02-18集體土地使用權補償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