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傷害罪是指侵害他人的身體權,故意殺人罪一般較易區分,侵害的是他人生命權。但在以下兩種情況下故意殺人罪與故意傷害罪區別就比較困難:
(1)故意傷害致死和故意殺人既遂。二者主觀上都是故意犯罪,且客觀上都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
(2)故意傷害和故意殺人未遂。二者在主觀上也同屬故意犯罪,但客觀上都沒有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結果。
區別故意殺人罪同故意傷害罪的關鍵,就在于兩罪犯罪故意內容不同。故意殺人罪的故意內容是剝奪他人生命,希望或放任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而故意傷害罪的故意內容只是要損害他人身體,并不是剝奪他人的生命。即使傷害行為客觀上造成被害人的死亡,也往往是由于行為時出現未曾料到的原因而致打擊方向出現偏差,或因傷勢過重等情況而引起。行為人對這種死亡后果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完全是出于過失。因此,不能將故意傷害致死同故意殺人等同。
同樣,也不能將殺人未遂同故意傷害混為一談。對于故意殺人未遂來說,沒有將人殺死,并非由于行為人主觀上不愿作為,而是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不能作為。被害人沒有死亡是出于意料之外,完全違背其主觀意愿的。而在故意傷害情況下,被害人沒有死亡,完全是在行為人的意料之中。
判斷犯罪人主觀故意內容、不能單憑口供,或僅根據某事實就下結論,而應在調查研究基礎上,全面分析案情。根據發案原因、行為發展過程、犯罪工具、行兇手段、打擊部位、打擊強度、行兇情節、作案時間、地點、環境、犯罪人與被害人平時關系、致人死亡或未死亡的原因、犯罪分子一貫表現和犯罪后的態度等,進行綜合分析判斷。
對于那些目無法紀、逞勝好強、動輒行兇、不計后果一類的侵害人身權利的行為,盡管犯罪人與被害人之間往往沒有利害關系,犯罪人主觀上也沒有明確的殺人動機和目的,但行為人在行兇時,對行為可能造成的后果抱漠不關心的態度。所以,應按行為客觀造成的實際損害的性質來確定危害行為的性質。致人死亡的,就構成間接故意殺人罪;損害他人身體的,就構成故意傷害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汽車碰撞電瓶車索賠多久會過期
2020-11-12征收補償決定起訴期限是什么
2021-03-07二手房買房程序有哪些
2020-11-10工作時猝死怎么賠償
2020-12-26商帳追收的特點是什么
2021-01-04什么是網簽,網簽有什么好處
2021-01-21法律規定哪些財產不可作于抵押
2021-03-14勞動合同模板的內容是如何的
2021-02-17有效的借條怎么寫
2021-03-07父母離婚孩子17歲可以獨自生活嗎
2021-02-24外嫁女兒能繼承遺產嗎
2021-02-15外地人在什地方可以補辦結婚證
2020-12-16給別人擔保銀行凍結賬戶怎么辦
2021-02-02貸款需要擔保的要簽擔保合同嗎
2021-02-10房產繼承糾紛的解決方法有什么
2021-02-12小產權房合同受時效限制嗎
2021-03-17私自改造租的房屋算違法嗎
2021-02-07工會經費上繳比例是多少
2020-12-10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有哪些規定
2021-02-04對每一危險單位的風險管理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