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些情況下可以免除罪犯死刑
從法律角度講,以下情況可以免除死刑:
1、依據法律規定,不足以判處死刑的;
2、具有法定減輕、從輕情節,被從輕、減輕處理的。
根據刑法的規定,犯罪分子在有某些法律規定的從輕、減輕情節的時候,可以給犯罪分子略輕一格的處罰。如本來應該判處死刑的,但因要從輕處罰,就輕一格,判處死刑緩期執行,這樣就可以免于一死。
還有正當防衛,也屬于此類情況,但正當防衛的認定,界限至今不是很清楚。
3、未成年人、精神病人不適用死刑。又聾又啞的人,減輕處罰。
《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而對于精神病人而言,同樣是不判處死刑。《刑法》第十八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4、有立功表現的犯人,也可以免除死刑。
依據《刑法》第六十八條的規定:“犯罪分子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所以,有的犯罪分子,在被關押后,至臨刑前,可以通過檢舉他人犯罪事實,達到立功表現,以減輕對自己的刑罰處罰。
但需要注意,這種檢舉必須及早檢舉,因為需要公安機關一定的時間進行落實,只有在屬實的情況下,才起作用。如果在檢舉后、臨刑前,公安機關對檢舉行為還沒有落實的話,就不起作用了。
5、在受害人有過錯的情況下,可以減輕被告人的過錯和罪責。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自己本來就不足以判處死刑的話,那么死刑是肯定會撤銷的,或者是自己具有從輕情節的話,比如說自首之類的,那么也不會判處死刑,我國判處死刑的刑罰是很少的,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需要找律師咨詢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按摩推拿醫療事故如何索賠
2021-03-04醫院手術可以非直系親屬簽字嗎
2021-01-15變更判決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03訂婚后男方退婚彩禮是否退還
2021-01-11非法侵入住宅罪量刑
2021-01-04如何安全支付二手房中介費
2020-12-02勞動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0-12-13用人單位如何發錄用通知
2021-01-16孕婦可以申請提前解除合同嗎
2021-02-20離職多久中斷勞動關系
2020-11-19試用期內降薪調崗合法嗎
2021-02-05個人所得稅沒有繳納稅務局會如何處罰
2021-01-20飛機延誤的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0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保險人未明確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無效
2020-11-20保險合同部分無效會影響合同效力嗎
2021-02-22意外傷害保險多少錢,有什么特點
2021-02-19保險理賠需要幾天
2020-12-26關于對保險中介機構監督管理規定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的公告內容是什么
2020-12-04土地承包合同訴狀范本格式是什么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