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前交罰金會判緩刑嗎
緩刑與罰金是沒有關系的
被判緩刑的條件有哪些
根據我國《刑法典》第72條、第74條的規定,適用一般緩刑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犯罪分子被判處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罰。緩刑的附條件不執行原判刑罰的特點,決定了緩刑的適用對象只能是罪行較輕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輕重是與犯罪人被判處的刑罰輕重相適應的。我國刑法典之所以將緩刑的適用對象規定為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為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較輕,社會危害性較小。相反,被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罪行較重,社會危害性較大,而未被列為適用緩刑的對象。至于罪行相對更輕的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由于管制刑的特點即對犯罪人不予關押,僅限制其一定自由所決定,故無適用緩刑之必要。
所謂“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判決確定的刑期而不是指法定刑。犯罪分子所犯之罪的法定刑雖然是3年以上有期徒刑,但他具有減輕處罰的情節,判決確定的刑期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以適用緩刑。
(2)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認為適用緩刑不致再危害社會。這是適用緩刑的根本條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雖然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不能表明不予關押也不致再危害社會,不能宣告緩刑。但必須注意的是,由于犯罪人尚未適用緩刑,因而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只能是審判人員的一種推測或預先判斷,這種推測或判斷的根據,依法只能是犯罪情節較輕、犯罪人悔罪表現較好。
在這兩個因素中,犯罪情節較輕屬于已然之罪的范疇,主要表明犯罪的社會危害性較小,應當綜合主觀惡性與客觀危害兩個方面加以綜合評判。犯罪人悔罪表現較好屬于未然之罪的范疇,主要表明犯罪人的再犯可能性較小,應當根據犯罪人的罪后各種表現,并適當考慮犯罪人的一貫表現作出評判。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屢教不改、主觀惡性較深,有再犯之虞,適用緩刑難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適用緩刑。
如果你有其他疑問,可以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被無效后是否侵權
2021-01-27勞動仲裁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4關于孩子姓氏的約定有效嗎
2021-03-07父母有權利干擾兒女離婚嗎
2020-11-14在法律中什么叫播放權
2020-11-29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標準是怎樣
2021-02-26如何確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效力
2021-01-20商鋪使用權有哪些作用
2021-01-28夫妻一方把房屋贈給他人有效嗎
2021-03-07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的支付標準是什么
2020-11-15勞務分包合同應蓋什么印章
2021-01-07勞動爭議的調解應該在多長時間內結束
2021-01-01買兒童保險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問題
2020-12-07人身保險合同多久未支付保險費合同失效
2021-03-01女朋友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的受益人嗎
2021-02-05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1-03-10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范圍
2020-12-21車輛剮蹭對方全責走保險流程什么樣
2021-01-30怎樣判斷保險合同成立
2021-01-23劃撥土地轉讓時補交土地出讓金的標準是什么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