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自動作廢有哪些情形
我國《合同法》第52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所謂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因欺詐而訂立的合同,是在受欺詐人因欺詐行為發生錯誤認識而作意思表示的基礎上產生的。所謂脅迫,是以給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或者以給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相對方作出違背真實意思表示的行為。脅迫也是影響合同效力的原因之一。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所謂惡意串通,是指當事人為實現某種目的,串通一氣,共同實施訂方合同的民事行為,造成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損害的違法行為。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也稱為隱匿行為,是指當事人通過實施合法的行為來掩蓋其真實的非法目的,或者實施的行為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是在內容上是非法的行為。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在法律、行政法規無明確規定,但合同又明顯地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時,可以適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條款確認合同無效。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是指當事人在訂約目的、訂約內容都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合同。《合同法解釋》第4條明確規定:“合同法實施以后,人民法院確認合同無效,應當以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為依據,不得以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為依據。”
需要說明的是,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的合同,當事人在主觀上是故意所為,還是過失所致,均則非所問。只要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則就確認該合同無效。
當事人簽訂這類合同后,應積極的按照法律規定進行辦理。辦理時遞交這類案件的證據,說明這類案件的實際情況。合同如違反我國的法律規定和行政法規時,也應視為這類合同的無效,不再受到法律的保護進行辦理。
進口采購合同的格式是什么?
動產質押合同生效要件有哪些?
勞動法合同到期不續簽賠償有哪些相關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婚后房產公證費用標準是什么
2021-02-12無效合同的處理方法是什么
2021-01-10哪個部門管冤假錯案
2021-01-27勞動爭議調解的步驟是什么
2020-12-03外資企業注冊步驟是什么
2021-01-31起訴解散公司帳戶資金能保全嗎
2020-11-28申請法官回避的時限
2020-12-16在商品房交易中,訂金與定金在法律上是有明顯區別的
2020-12-19委托他人代理訴訟,有什么新規定
2021-02-11已登記的地役權的可以單獨申請登記嗎
2021-02-15企業變更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如何理解勞動合同變更的協商一致準則有哪些
2021-01-30詳細解釋勞動法試用期的約定
2020-12-28人事外包協議
2020-12-12勞動糾紛宣判后多久執行
2020-12-29投連險有什么風險
2021-02-19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提交哪些資料
2021-02-19保險合同成立
2020-11-23生存保險可以買嗎,生產保險與死亡保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9分紅保險的特點與分配方式分別是什么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