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七條規定: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管理人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一、安全保障義務的內涵
安全保障義務是在誠實信用原則之下基于公平、正義的需要而得出的,是一種法定義務,義務人必須履行相應的安全保障義務,是一種積極作為的義務。違反安全保障義務致使他人損害的則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在規責原則上,安全保障義務應適用過錯責任規責原則,由受害方承擔義務人有過錯的舉證責任。
安全保障義務的主體是以從事社會會動的特定場所的所有者、經營者以及其他對進入該場所有安全保障義務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如賓館、商場、超市、酒店、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此類主體的共同特點是對該場所具有實際的控制力,且不易交易關系為必要。
《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七條對安全保障義務作了原則性規定,但對于安全保障義務的判斷標準并不明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第一款的規定,安全保障義務人因未盡合理限度內的保護義務而致使他人人身損害的,應承擔相應賠償責任。根據該條規定責任人是否盡到“合理限度內的安全保障義務”成為了安全保障義務人責任承擔的判斷標準,但在司法實踐中認定安全保障義務人是否存在過錯仍較為模糊。
二、安全保障義務人的責任
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責任承擔形式有兩種,即直接責任和補充責任。第一,直接責任,是由于行為人自身未盡保護關照義務,致使其行為導致相對人造成損害而由行為人自己承擔責任的責任形式。如對發生損害的潛在危險,在沒有第三人介入的情況下,管理人和組織者本能夠合理予以控制,但是沒有予以合理控制導致損害結果的發生。第二,補充責任。指兩個以上的行為人違反法定義務,對一個被侵權人實施加害行為,或者不同的行為人基于不同的行為而致使被侵權人的權利受到同一損害,各個行為人產生同一內容的侵權責任,被侵權人享有的數個請求權有順序的區別,先行使順序在先的請求權,再行使其他請求權的侵權責任形態。
侵權責任法第二款分兩層意思從實體上對第三人侵權作出了規定:第一、受害人的損害是由第三人的加害導致的,而安全保障義務人沒有疏于安全保障的過錯的,構成第三人單獨侵權,安保義務人不承擔責任。第二、受害人的損害是由第三人的加害導致的,而安全保障義務人有過錯的,應在其能夠防止或制止損害的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是否引起法定監護人的變更
2020-11-25喪失勞動能力的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0-11-17小區衛生差可以拒交物業費嗎
2020-12-29強制執行中止后時效
2021-03-02公司必須要和員工簽勞動合同嗎
2021-03-23員工簽保密協議公司不給保密費怎么維權
2020-12-23對用人單位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規定
2020-12-12發生勞動糾紛勞動者如何維權,勞動者維權時的注意事項
2020-12-06終身壽險的保障期限是多久,終身壽險的好處有哪些
2020-12-03產品質量責任保險
2021-01-18什么是保險合同主體變更
2021-03-08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拒賠案件
2020-12-27外資保險公司因分立解散需要批準才能解散嗎
2021-01-06抵押房產保險費發票可以抵扣嗎
2020-12-05保險賠償后能減輕交通肇事罪嗎
2020-11-18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會被撤銷
2020-12-11購買車險時可能有什么陷阱
2020-11-12寧波正式實施商業車險二次費改
2021-03-03保險車輛出險后理賠的基本步驟是什么
2021-02-14車被別人砸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