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者直接責任如何認定
關于經營者的安全保障義務,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解釋》的規定,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是經營者對其經營場所的設施及提供商品和服務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應承擔的民事責任,可稱之為直接責任;二是由于第三人的侵權造成進入其經營場所內的服務對象即消費者的人身、財產損害情況下經營者應承擔的民事責任,這可稱為補充責任。我們先討論經營者的直接責任的認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解釋》的規定,經營者的直接責任的構成要件為:
(一)有損害的發生。無損害即無賠償,有損害的發生是認定一切民事賠償責任的前提條件。這里損害的發生是指消費者人身或者財產的損失,例如,顧客在商店摔傷,食客在飯店飲食后中毒,旅店客房漏雨損壞了客人的高檔服裝等等。
(二)損害發生于經營者控制的范圍之內。例如,酒店、旅館的廳堂、房間、庭院等。門前一定范圍內是否屬于經營者控制的范圍這要具體分析,有些高檔酒店、旅館等其他一些高檔的服務場所,其門前有較大的面積受其管理,不少經營者還栽種花草、修建噴水池與花壇等,有的門前還設有保安及服務人員,指揮疏導人員、車輛等,那么,該服務場所門前一定范圍內也應屬于其控制范圍。
(三)損害的發生沒有第三者責任的介入,其損害的發生通常是由于經營者的服務設施沒有達到規定標準或者提供的商品及服務有瑕疵造成的,即消費者損害的發生與經營者未盡安全保障義務有因果關系。例如,旅店房頂的吊燈落下砸傷客人,洗衣店將消費者的衣服洗壞等。當然也有的損害是介入了消費者本身的過錯,例如,商店地面較滑,顧客行走匆忙滑倒摔傷。沒有第三人侵權行為的介入這一點是區別經營者和直接責任和補充責任的一個關鍵條件,如果有第三者責任的介入,那就屬于補充責任而不可能是直接責任。
(四)經營者未盡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這一點也可以認為就是經營者的過錯。正是因為經營者未盡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即有過錯,法律才要求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那么如何認定經營者未盡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即如何認定其有過錯呢,這是認定經營者直接責任的關鍵之點。
綜合上面的介紹,經營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導致顧客受傷要承擔責任。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經營者的安全保障義務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乘客開車門撞傷他人應該承擔責任嗎
2020-12-10骨折治成脫臼保健店非法行醫如何承擔責任
2020-12-16涉外婚姻的法律效力如何
2021-03-23無錢還債擔保公司拖車合法嗎
2021-03-21交通事故發生后多久認定責任
2020-11-29格式免責條款產生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31販賣毒品判無期徒刑有可能假釋嗎
2021-01-29遲延交房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2-04商業銀行授信中設置歧視性要求怎么辦
2021-01-23發現對方可能拖欠貨款怎么辦
2021-03-11找中介買房注意哪些事項
2020-11-10員工對集資房享有什么權利
2021-02-21試用期的時間是多久
2021-03-03人壽保險的保單現金價值可以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嗎
2021-01-04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代位求償權案例評析
2020-11-26保險受益人要注意些什么
2021-03-22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是什么
2021-01-21事故導致車輛報廢怎么理賠
2021-03-15太平洋保險交滿能解除合同嗎
2021-03-10保險公司不按條款賠付怎么處理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