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經營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由上所述可知,消費者在簽署格式合同時,要特別注意兩點:一是合同的內容是否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也就是要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意思表示真實、合法、沒有強加于消費者甚至坑害消費者的內容。二是合同中經營者不得減輕、免除其損害消害者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對于消費者而言,其合法權益得到補救和賠償的最有效方式,是使經營者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這種民事責任,除法律規定外,不得任意減輕或免除,否則就是直接違背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機關違法對違建強拆有賠償責任嗎
2020-12-22行政復議被申請人有哪些分類
2021-03-13工資爭議在社交平臺上私信工會有效嗎
2021-03-03公司不給實習生工資怎么辦
2021-03-15與外國人締結婚姻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7涉外復婚需要履行哪些程序
2020-11-11對訴訟時效中斷怎么證明
2020-12-10破產清算必須注銷公司嗎
2021-03-09遲延交房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2-04婚前借款作為彩禮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11獨資有限公司是否可以股權贈與
2020-12-05瀆職侵權如何賠償
2021-03-07本人贈與父母房產需配偶簽字嗎
2021-03-03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需要設立監事會嗎
2021-01-16企業外銷收入會計要如何計賬
2021-01-21強制執行時效是兩年嗎
2021-02-03被執行人把房產贈與兒子怎么辦
2021-01-04涉外勞務與境內勞動派遣的區別
2020-12-05自愿加班能要求加班工資嗎?
2021-01-13單位能否辭退拒絕加班的職工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