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司法的進程中,需要對一些證據或者其他的案件事實進行認定,只有建立在一些客觀的事實還有司法鑒定的上面,對于案件的真實情況才比較好判斷,關于司法鑒定可以保密嗎,民事司法鑒定是怎樣的接下來讓小編來告訴大家有關的法律規定和相關的法律知識。
一、司法鑒定可以保密嗎,民事司法鑒定是怎樣的?
司法鑒定是指司法機關以及當事人對訴訟中的專門性問題,委托有鑒定權的機構或者鑒定人依法進行檢驗、評斷的活動。2005年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并于2005年10月1日起實施。這是我國第一次從管理立法的角度,對司法鑒定制度中所涉及的司法 鑒定業務管理范圍、管理主體、各類司法鑒定機構與司法鑒定人的管理,以及訴訟主體、鑒定主體在司法鑒定活動中若干行為的管理等問題作了比較全面地規范。
而在《人民法院司法鑒定工作暫行規定》中把司法鑒定界定為“在訴訟過程中,為查明案件事實,人民法院依據職權,或者應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申請,指派或委托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對專門性問題進行檢驗、鑒別和評定的活動”。認為司法鑒定有三個要件:1.必須發生在訴訟過程當中;2.由人民法院依職權或根據當事人申請而啟動;3.鑒定對象須是訴訟中涉及到的事實方面的專門性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劉家琛在全國法院司法鑒定工作會議上也強調,司法鑒定是應案件審理需要而啟動,按照我國現行法律,如果不是司法機關因核實、審理案件需要而作出的任何鑒定,都不是司法鑒定。司法鑒定人特指受法院委托或指派對案件中專門性問題進行司法鑒定的具有專門知識的人,這些人在沒有接受法院委托或指派、從事各行業的工作時則不能以司法鑒定人稱謂。最高人民法院的《規定》和解釋,突出了人民法院的職權(指派或委托),即司法鑒定的啟動由人民法院決定,顯然這里指狹義的司法鑒定,通常發生在民事和刑事自訴案件范圍。凡是根據審理案件需要,向法庭提出申請、并由法庭決定啟動的鑒定(涉及專業性很強的問題,需要聘請或指派專家利用專門知識與手段,進行檢驗、鑒別、評定的活動),包括對各種書證、物證、視聽資料、人體損傷與機能、工程質量、會計資料等等的鑒定均屬司法鑒定。
一、現行民事訴訟中的司法鑒定存在的問題
(一)司法鑒定的啟動中存在的問題
司法鑒定啟動問題是鑒定程序的起點,又是一個國家司法鑒定制度的核心問題。在設置鑒定的啟動權時,必須充分實現對當事人雙方的平等對待,防止雙方的權利失衡。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頒布了《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規定,“當事人申請鑒定,應當在舉證期限內提出。對需要鑒定的事項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無正當理由不提出鑒定申請或者不預交鑒定費用或者拒不提供相關材料,致使對案件的事實無法通過鑒定結論予以認定的,應當對該事實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當事人申請鑒定經人民法院同意后,由當事人協商確定有鑒定資格的鑒定機構、鑒定人員,協商不成的,由法院指定”。第二十八條規定“一方當事人自行委托有關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另一方當事人有證據足以反駁并申請重新鑒定的,人民法院應予準許”。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在民事訴訟中,雙方當事人享有平等的鑒定請求權,一方當事人自行委托鑒定的,另一方當事人申請,可以重新鑒定,法官控制鑒定的最終決定權。為了保障當事人的鑒定申請權能實質性的行使,法律還應規定,只要當事人提出的鑒定申請符合法定程序性要件,法院就應當批準,不得對控辯雙方實行差別對待或歧視。法院不批準當事人的鑒定申請得說明理由。
由上述規定,還可以看出, 民事案件中鑒定事項應由當事人決定。法院認為某一事項須由專家鑒定時,應向當事人說明,是否提交鑒定,由當事人決定。不排除當事人訴前自行委托的鑒定結論,但應在庭審前開示,另一方當事人有證據反駁并申請重新鑒定的,應予準許。法院收到當事人要求鑒定的申請后,同意進行鑒定的,由當事人雙方達成合意在鑒定人名冊上選任鑒定人。如果當事人不能達成合意由法官指定鑒定人。法院不同意進行鑒定的,應當向當事人說明理由。在《證據規則》中沒有提到人民法院是否能夠依職權啟動鑒定程序,但 人民法院的司法鑒定,主要應當依據當事人的申請進行,當事人不申請,必須進行司法鑒定而依職權進行的情況是極少的,應當嚴格掌握。
而且,目前各鑒定機構儀器設備的先進程度和鑒定人員的技術經驗水平差別較大,鑒定人的職業道德操守層次不一,都可能影響鑒定結論的科學性、權威性與公正性,從而使當事人對司法鑒定的整個過程和實體結果都可能產生懷疑。在此情況下,賦予當事人基于相關證據上的合理懷疑而申請重復鑒定或補充鑒定的選擇權、申請權實有必要。
但是,因法官在司法鑒定程序中具有最終決定權,為回避在認定案件事實上的某些風險,目前的司法實踐中常存在法官隨意啟動鑒定程序,包括隨意重新鑒定,甚至出現暗示、曲解法律等誘導或逼迫當事人進行鑒定的情況。因當事人雙方往往處于對立層面,鑒定結論作出后往往有一方不甚滿意,動輒要求重新鑒定,濫用重新鑒定申請權,而法官出于種種理由,經常無原則的同意重新鑒定,從而拖延了訴訟周期,并在同一案件中出現多份互相矛盾的鑒定結論,為定案止爭帶來隱患,經常導致上訪纏訴。
綜上所述,關于司法鑒定可以保密嗎,民事司法鑒定是怎樣的小編已經為大家解答了,一般情況之下司法鑒定是需要被案件的當事人所知道的,司法鑒定的鑒定人員必須具有相關的資質,當然也有很多人利用司法鑒定的期限拖延訴訟的進程,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當事人的權益。
最新司法鑒定費用繳納辦法
當事人如何做司法鑒定
司法鑒定程序通則202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執行人執行異議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06簽假名字的合同有效嗎
2021-03-21占道經營城管罰款標準是什么
2021-03-19房租沒到期,不租了房東不允許轉租怎么辦
2020-11-19退還報銷款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0-11-26婚后買房怎樣才能屬于個人財產
2020-12-16后媽能告繼子不贍養嗎
2020-12-18提出離婚賠償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1-03-20父親自己寫的子女分割財產有效嗎
2020-12-23簽假合同應怎樣處罰
2021-01-27立案前轉移財產的,財產能被執行嗎
2021-02-23“期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基本特征
2020-12-03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1原告張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1-01-17旅游意外險哪些情況不賠償
2020-12-05電子保單是如何工作的
2020-11-24保險標的轉讓未通知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1-04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是否受理決定的期限
2021-03-18離婚給孩子交的保險能分割嗎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