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為犯罪是指行為人有作為義務,但是沒有實施,因此造成了危害結果。而一般過失犯罪是指行為人因為過于自信或者疏忽大意而進行的犯罪,過失犯罪可能通過作為或者不作為引起,但是過失犯罪的行為人主觀心理狀態是過失,而不作為犯罪的主觀心理狀態是故意。
不作為犯罪的成立條件有哪些
1、行為人負有實施特定積極行為的法律性質的義務(作為義務)。在一個兒童不慎落入水中的情況下,岸邊任何人的有效救助行為都可以使該兒童幸免于難。在此意義上說,任何人的不救助都是該兒童死亡的原因。但是,如果認定岸邊沒有救助的任何人都成立故意殺人罪,則明顯不當擴大了處罰范圍。只有那些在法律上應當保證不發生死亡結果的人的不救助行為,才值得作為犯罪處罰。這種處于保證地位的人,理論上稱為保證人。而哪些人屬于保證人,關鍵在于哪些人負有實施特定積極行為以防止結果發生的法律性質的義務。這種義務一方面要求是法律性質的義務,而不包括單純道義上的義務;另一方面要求義務的內容是實施特定的積極行為,以保證危害結果不發生,并非不實施一定積極行為的消極義務(故理論上稱為作為義務)。據此,與落水兒童沒有撫養關系的過路人不搶救該兒童的,不成立不作為犯罪,因為他只有道義上的義務而沒有法律性質的義務。反之,與落水兒童具有撫養關系的父親不搶救該兒童的,則是不作為犯罪,因為他具有法律性質的義務,而且這種義務的內容是搶救落水兒童的積極行為。由于不作為以行為人負有實施特定積極行為的法律義務為前提,故需要說明作為義務的來源。
2、行為人能夠履行特定義務。法律規范與法律秩序只是要求能夠履行義務的人履行義務,而不會強求不能履行義務的人履行義務。至于行為人能否履行義務,則應從行為人履行義務的主觀能力與客觀條件兩方面進行判斷。當履行義務面臨一定危險時,不能要求行為人冒著生命危險去履行義務。“能夠履行特定義務”不僅意味著行為人具有實施防止結果發生的積極行為的可能性,而且意味著具有防止結果發生的可能性。
3、行為人不履行特定義務,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結果。不作為的核心是行為人沒有履行義務,行為人在此期間實施的其他行為,并非不作為的內容,也不影響不作為的成立。不作為之所以能成為與作為等價的行為,在于它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結果。理論上有一種觀點認為,只有當不作為已經造成了危害結果時才構成犯罪。從要求不作為與作為具有等價性而言,該觀點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不作為是否與作為等價,并不只是取決于是否發生了結果;當刑法規定某種犯罪的成立不要求發生危害結果時,沒有造成危害結果的不作為也可能成立犯罪。
過失犯罪是指行為人因為過于自信或者疏忽大意而進行的犯罪,過失犯罪可能通過作為或者不作為引起,但是過失犯罪的行為人主觀心理狀態是過失,而不作為犯罪的主觀心理狀態是故意。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拖欠工資不還沒有期限嗎
2020-12-24數罪并罰最高多少年
2021-02-24企業因受疫情致經營困難如何處理
2021-01-14裝修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3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未備案如何處理
2020-12-30什么食品可以申請專利
2021-02-23哪些三維商標是不能注冊為立體商標的
2020-11-10個人合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7拆借資金借據
2021-01-02未盡贍養義務有什么后果
2021-02-07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3-02申報個人財產包括銀行存款嗎
2021-03-19校園欺凌會被開除嗎
2021-01-15《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六大亮點
2020-11-14國外項目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2-05可以投1年以內的短期交強險嗎
2021-01-17財物被他人毀壞后后可否要求他人和保險公司都賠償
2020-12-08保險責任怎么確定
2021-01-02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糾紛中的保險標的物所在地
2020-11-27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