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病司法鑒定法規是怎么樣的?
民法通則第13條規定:“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刑法第18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刑事訴訟法第60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行政處罰法第26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但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看管和治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違反治安管理的,應予處罰。”
二、精神病司法鑒定的程序
1、中心在一般受理后的15個工作日內完成鑒定工作,并出具完整、規范的鑒定報告。
2、中心在實施鑒定前,鑒定人應預先閱卷,了解案情,作必要的核實。對疾病的診斷要明確,有科學依據,對各種法定能力的評定和因果關系的評定要準確,
3、精神病司法鑒定工作由辦公室主任或中心指定的人員主持,參加司法鑒定的人員不少于三人(其中鑒定人不少于二人)。
4、在作出精神病司法鑒定結論后,參加鑒定的精神病司法鑒定人應當簽署鑒定意見,如有不同意見時應記錄在案。
5、精神病司法鑒定結論以《鑒定書證審查意見書》的形式作出;經鑒定人簽字并加蓋本中心公章后生效。
6、精神病司法鑒定工作應當在法定期限內完成,并將《鑒定書證審查意見書》送達委托機關或鑒定申請單位。
三、法醫精神病鑒定包括的內容
1、確定被鑒定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患何種精神疾病,實施危害行為時的精神狀態,精神疾病和所實施的危害行為之間的關系,以及有無刑事責任能力
2、確定被鑒定入在訴訟過程中的精神狀態以及有無訴訟能力。
3、確定被鑒定人在服刑期間的精神狀態以及對應當采取的法律措施的建議。
精神病人屬于限制性的行為能力人,所以說,在很多法律上都對精神病人有照顧,比如一些違法犯罪的行為,如果是在犯病的時候實施的,是可以免除處罰的,對于間歇性的精神病人來說,如果實施行為的時候是正常的時候,那么依法要追究刑事責任。
醫療事故鑒定與司法鑒定有什么區別?
司法鑒定程序通則2020
司法鑒定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補辦出讓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13仲裁裁決的效力怎樣
2020-12-07單方肇事交通事故的定損理賠
2021-03-01擔保合同無效有幾種情況
2020-12-10業主實現共有物權有哪些形式
2021-03-23一些基礎性的購房專業名詞
2021-02-22房地產開發中行政規劃的風險應當由誰承擔
2020-12-11經濟補償金和經濟賠償金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3什么情形適用于勞務合同
2021-01-01工會經費上繳比例是多少
2020-12-10居民醫保沒繳費怎么辦
2021-01-17法律對保險合同的主體資格的要求有哪些
2020-12-17人身保險合同的常見條款
2021-03-20不想再續保養老保險可以退嗎
2020-12-11產險投保指南
2021-01-22怎樣選擇理想的保險公司?
2021-01-24土地作價入股算轉讓嗎
2020-11-09土地流轉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23住改非和普通住宅拆遷補償有什么區別
2021-02-11沒有房產證的房子拆遷如何補償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