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危行業從事工作,或者一些工廠操作中,發生意外受傷的事件是難免存在的。這種因工作受傷理應得到賠償,可進行工傷鑒定,相關機構會根據傷情給出鑒定頂級,確定賠償數額。那么,工傷鑒定10級后多久得賠償?
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當事人提交資料,業務部門審核之后,提交財務部門,是按月劃撥的,自提交資料之日起一般60日內支付到位。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印發工傷保險經辦規程的通知》人社部發〔2012〕11號
第七十九條 業務部門應將工傷待遇核定結果通知申請工傷待遇的用人單位或工傷職工、供養親屬,履行告知義務。
第八十條 業務部門每月根據工傷待遇、待遇調整、待遇重核等相關信息,建立當月工傷職工待遇支付臺賬,生成《工傷保險基金支出核定匯總表》(表6-1),轉財務部門。
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從做出勞動能力鑒定的結論次月起計發;供養親屬撫恤金從死亡的次月起計發,下落不明的從事故發生的第4個月起計發。
用人單位或工傷職工墊付的工傷醫療費可通過簽訂代發協議的商業銀行進行支付;在工傷保險協議機構發生的費用可通過與工傷協議機構網上審核后進行直接結算并支付。
二、工傷賠償屬于勞動爭議,如用人單位拒不支付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申請勞動仲裁時效期間為一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即自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作出之日開始計算。
法律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答案是按照程序辦理一般兩個月左右會得到賠償結果,但具體什么時候到達傷者手中可能還需要看用人單位的態度。當然如果單位拖著不肯支付賠償,那么傷者可以通過勞動仲裁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工傷索賠程序是什么?
工傷認定的條件是什么
工傷中誤工費賠償標準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未購買工傷保險如何賠付
2020-11-19戶口被注銷婚姻關系如何處理
2021-03-18小企業應付票據的核算
2020-12-27哪些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3-17探望權法院的裁判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3怎樣才能要回購房的定金
2020-12-02因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發生爭議,由誰承擔舉證責任
2021-02-22談法人型聯營合同終止后續法律問題的處理
2020-11-16房產評估基本的流程
2020-12-22為何用人單位不愿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2021-02-23私人教育機構離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0-11-27跳槽七誡 龍華勞動律師
2020-11-20雇傭關系怎么證明
2021-01-03勞動合同賠償:員工只憑試用期合同能否申請雙倍工資補償
2021-03-17公司經濟性裁員的規定
2021-01-15保險單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2021-01-27意外保險屬于遺產嗎
2020-11-15運輸保險合同
2020-12-13人身保險投保人不交保費公司是否能解除合同
2021-01-20一般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