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容院被誤導消費怎么辦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在美容院被誤導消費的,是屬于消費欺詐的行為,消費者可以向消委會、工商管理部門投訴,維護自己的利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并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消費欺詐行為
1?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2?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銷售的商品分量不?足的;
3?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謊稱是正品的;
4?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的;
5?以虛假的商品說明、商品標準、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6?不以自己的真實名稱和標記銷售商品的;
7?采取雇用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的;
8?做虛假的現場演示和說明的;
9?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報刊等大眾傳播媒介對商品作虛假宣傳的;
10?騙取消費?者預付款的;
11?利用郵購銷售騙取價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條件提供商品的;
12?以虛假的“有獎銷售”、“還本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13?以其他虛假或者不正當手段欺詐消費者的行為。?當消費者受到經營者的欺詐行為侵害時,可通過以下途徑要求經營者給予雙倍賠償:與經營?者協商?解決;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在美容院被誤導消費的,是屬于消費欺詐的行為,消費者可以向消委會、工商管理部門投訴,維護自己的利益。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官司同等責任怎么賠付
2021-01-11哪些民事案件由基層法院管轄
2021-02-15監護人對被監護人有繼承權嗎
2021-01-16法律有無規定父母包辦婚姻怎么辦
2021-01-17民事案件能否跨地區移送管轄
2020-12-22提了管轄異議可以撤訴嗎
2020-12-10請求排除妨害的前提是什么
2021-03-20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可以代領嗎
2021-03-15以欺騙為前提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12一方違約合同可以終止嗎
2020-11-20丈夫去世公公的遺產可否繼承
2021-03-06集資房沒有購房合同能買嗎
2020-12-30農村集體土地房屋可以遺贈嗎
2021-01-18集體土地有商住房證有法律效益嗎
2021-01-02簽訂勞動合同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1-03-19用人單位招工能否收押金
2021-01-19終止勞動關系領取失業保險條件
2020-12-31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后果怎樣的
2020-12-10什么是公共交通意外險
2021-02-15保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