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假釋和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怎么處理?
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享有兩項待遇:探親;參加勞動的,可以酌量發給報酬。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間再犯新罪的,不構成累犯。假釋在我國刑法中是一項重要的刑罰執行制度,正確地使用假釋,把那些經過一定服刑期間確有悔改表現、沒有必要繼續關押改造的罪犯放到社會上進行改造,可以有效地鼓勵犯罪分子服從教育和改造,使之早日復歸社會、有利于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
1、被判處管制的;
2、被宣告緩刑的;
3、被暫予監外執行的,具體包括:
(1)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
(2)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3)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
4、被裁定假釋的;
在符合上述條件的情況下,對于罪行輕微、主觀惡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殘犯、以及罪行較輕的初犯、過失犯等,應作為重點對象,適用上述非監禁措施,實施社區矯正。
二、假釋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根據刑法規定,適用假釋必須遵守下列條件:
1、法定的對象
并不是所有的罪犯都可以適用假釋。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屬于拘役和累犯和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故意傷害罪除外)被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
2、法定的實質條件
犯罪分子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沒有再犯罪的危險,這是適用假釋的實質條件或者關鍵條件。犯罪分子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方面情形的,應當認為“確有悔改表現”:認罪伏法;遵守罪犯改造行為規范和監獄紀律;積極參加政治、文化、技術學習;積極參加勞動,愛護公物,完成勞動任務。
3、法定的刑罰執行時間條件
假釋只適用于已經執行一部分刑罰的犯罪分子。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執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實際執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沒有再犯罪的危險的,可以假釋。如果有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可以不受上述執行刑期的限制。
綜上所述,對于犯罪情節輕微,不用判有期徒刑的,可以判拘役,而犯罪分子服刑的時候,患有疾病也能假釋,對這樣的犯罪分子,由居住地社區進行思想矯正。假釋有嚴格的條件限制,犯罪分子在改造期間要有悔改表現,并且已經服刑一段時間。
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是怎么樣的情況
辦理假釋的程序有哪些?
假釋是什么意思,申請假釋的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
2021-01-30重婚案件受害人可以自己到法院起訴嗎
2021-03-11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
2021-03-24行政處罰超過期限怎么延期
2021-02-27異地離婚怎么辦理,異地可以辦理離婚手續嗎
2020-12-20做精神司法鑒定多少錢
2021-03-26房地產糾紛案件舉證須知
2021-01-19勞動補償金與賠償金分別是什么
2020-11-08經營范圍相同就是違反競業限制嗎
2021-03-04違反競業限制造成實際損失如何舉證
2020-12-11海南省改制關閉破產國有企業職工安置辦法
2020-12-12違反試用期約定如何賠償
2021-03-17關于加班工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0-12-31投保人在投保時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12遲交保險費會有哪些后果
2021-01-05公共交通意外險的保險待遇
2021-01-22車輛出事故保險什么情況下能拒賠賠償
2021-03-25我國保險合同解除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0保險合同規定“自燃不算火災”屬霸王條款
2021-01-31保險合同糾紛有哪些證據清單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