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滿十四周歲的人刑事責任需要承擔嗎?
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是不需要承擔刑事上的責任的,但是一旦超過了十四歲的年齡限制,那么這些未成年的孩子如果涉及到的犯罪已經是非常惡劣的殺人等行徑就必須要進行懲治才能更好地保護和教育他們,再超過十六周歲的話就需要正常要求擔責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
1、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稱完全刑事責任年齡;
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 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應當負刑事責任,稱不完全刑事責任年齡;
3、不滿14周歲的人實施任何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
刑法的生效時間,一般有兩種規定方式:一是從公布之日起生效;二是公布之后經過一段時間再施行法。我國刑法于1979年7月1日通過,7月6日頒布,自1980年1月1日起生效;1997年3月14日通過的新刑法的生效日期規定在刑法第452條,即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刑法的失效時間,有兩種方式:一是國家立法機關明確宣布某些法律失效;二是自然失效,即新的法律的頒布代替了同類舊法的內容,或者由于原來立法的特殊條件消失,舊法自行失效法。
在溯及力問題上,我國實行從舊兼從輕原則,即:
1.對于在新刑法實施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使用當時的法律;
2.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新刑法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新刑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的,適用新刑法。
《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二條對未成年人等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承擔侵權責任是這樣規定的: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綜上所述,法律對于那些年紀比較小的孩子的犯罪行為會加以寬恕的原因也在于認為他們還有改正的空間,而且他們對于這些行為的認識仍然不夠充分而犯下的錯誤,但這些規定并不是一些孩子做出惡性事件逃脫責任的手段,該處罰的情節出現時依舊會加以懲罰。
不追究刑事責任與免于處罰有什么區別,內容是什么?
未成年人犯罪是否應當負刑事責任
十四歲以下是否負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業主有權查看物業服務合同嗎
2021-02-14喝多少酒就達到酒駕標準
2020-12-23地役權與相鄰權有什么區別
2021-01-27違反同一部法律的多項規定如何處罰
2021-03-18最高法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規定
2021-02-16無結婚證酒席錢要賠償嗎
2021-03-02對己不利事實保持沉默視為承認嗎
2020-12-29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會產生什么后果
2021-02-14轉繼承怎么處理
2020-12-21預售房屋抵押登記手續是什么
2021-03-14現在房產抵押都有他項權證嗎
2021-01-05房屋產權證明辦理手續是什么
2021-03-01公司規章制度設立方法
2021-03-02公司高管是否有法定競業限制
2021-02-15實習協議包括哪幾部分
2021-01-27加班工資不按國家規定發該怎么做
2020-12-08航空意外險是否需要購買
2020-12-03如何認定投保人違反告知義務
2020-11-14保險欺詐及其防治
2021-03-04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完成時間是多久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