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滿十四周歲的人刑事責任需要承擔嗎?
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是不需要承擔刑事上的責任的,但是一旦超過了十四歲的年齡限制,那么這些未成年的孩子如果涉及到的犯罪已經是非常惡劣的殺人等行徑就必須要進行懲治才能更好地保護和教育他們,再超過十六周歲的話就需要正常要求擔責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
1、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稱完全刑事責任年齡;
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 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應當負刑事責任,稱不完全刑事責任年齡;
3、不滿14周歲的人實施任何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
刑法的生效時間,一般有兩種規定方式:一是從公布之日起生效;二是公布之后經過一段時間再施行法。我國刑法于1979年7月1日通過,7月6日頒布,自1980年1月1日起生效;1997年3月14日通過的新刑法的生效日期規定在刑法第452條,即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刑法的失效時間,有兩種方式:一是國家立法機關明確宣布某些法律失效;二是自然失效,即新的法律的頒布代替了同類舊法的內容,或者由于原來立法的特殊條件消失,舊法自行失效法。
在溯及力問題上,我國實行從舊兼從輕原則,即:
1.對于在新刑法實施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使用當時的法律;
2.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新刑法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新刑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的,適用新刑法。
《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二條對未成年人等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承擔侵權責任是這樣規定的: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綜上所述,法律對于那些年紀比較小的孩子的犯罪行為會加以寬恕的原因也在于認為他們還有改正的空間,而且他們對于這些行為的認識仍然不夠充分而犯下的錯誤,但這些規定并不是一些孩子做出惡性事件逃脫責任的手段,該處罰的情節出現時依舊會加以懲罰。
不追究刑事責任與免于處罰有什么區別,內容是什么?
未成年人犯罪是否應當負刑事責任
十四歲以下是否負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程序可以申請專利嗎
2021-01-06生父能取消其繼承權嗎
2021-01-14央行下發通知2016年4月1日起網銀轉賬將免費
2021-03-22電梯事故死人構成犯罪嗎
2020-12-14什么情況下房屋能夠回購
2021-02-20企業分立合并后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09職工因工致殘如何調崗
2020-11-16私人企業疫情期間要發工資嗎
2021-01-03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有哪些區別
2021-01-29人壽保險索賠要有哪些材料及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9從車險爭議看保險人賠付責任的認定
2021-01-28鞍山3級地震,地震是否屬于財產險理賠范疇
2020-12-26摩托車發生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0-11-17交強險被保險公司拒賠,怎么維權
2021-03-05自然災害車險賠嗎
2021-01-31保險代理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公眾責任險稅前扣除
2021-01-07個人保險代理人將收取的保險費占為己有應如何定性
2021-01-22酒后駕車被撞死保險公司該賠償嗎?
2020-12-30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屬于什么案件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