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滿十四周歲的人刑事責任需要承擔嗎?
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是不需要承擔刑事上的責任的,但是一旦超過了十四歲的年齡限制,那么這些未成年的孩子如果涉及到的犯罪已經是非常惡劣的殺人等行徑就必須要進行懲治才能更好地保護和教育他們,再超過十六周歲的話就需要正常要求擔責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
1、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稱完全刑事責任年齡;
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 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應當負刑事責任,稱不完全刑事責任年齡;
3、不滿14周歲的人實施任何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
刑法的生效時間,一般有兩種規定方式:一是從公布之日起生效;二是公布之后經過一段時間再施行法。我國刑法于1979年7月1日通過,7月6日頒布,自1980年1月1日起生效;1997年3月14日通過的新刑法的生效日期規定在刑法第452條,即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刑法的失效時間,有兩種方式:一是國家立法機關明確宣布某些法律失效;二是自然失效,即新的法律的頒布代替了同類舊法的內容,或者由于原來立法的特殊條件消失,舊法自行失效法。
在溯及力問題上,我國實行從舊兼從輕原則,即:
1.對于在新刑法實施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使用當時的法律;
2.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新刑法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新刑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的,適用新刑法。
《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二條對未成年人等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承擔侵權責任是這樣規定的: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綜上所述,法律對于那些年紀比較小的孩子的犯罪行為會加以寬恕的原因也在于認為他們還有改正的空間,而且他們對于這些行為的認識仍然不夠充分而犯下的錯誤,但這些規定并不是一些孩子做出惡性事件逃脫責任的手段,該處罰的情節出現時依舊會加以懲罰。
不追究刑事責任與免于處罰有什么區別,內容是什么?
未成年人犯罪是否應當負刑事責任
十四歲以下是否負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詢問怎么收費
2020-12-21外貿出口程序有哪些
2020-12-12車輛交通事故處理有什么流程
2021-01-27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5承兌匯票與支票有什么區別
2021-03-12胎兒親子鑒定的方法及效力是什么
2021-03-26婚前財產可以寫遺囑嗎
2021-02-02無證回遷房可以被保全嗎
2021-01-14外公屬于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28刑事附帶民事賠償范圍和標準是什么
2021-02-16尋找債務人及其財產線索的方法
2021-02-13被繼承人的死亡時間如何確定
2021-02-03詳細解釋勞動法試用期的約定
2020-12-28人壽保險離婚時要分割嗎
2020-12-08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它的保險金又是怎樣給付的
2021-02-03如何完善保險人對免責條款的了解
2020-12-23自殺保險公司理賠多少
2021-02-12在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直接賠付責任
2020-12-31財產保全在哪里辦
2021-02-02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