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罪的行為人是以欺騙等手段向相關負責出入境的工作人員騙取相關出入境證件的行為,這是嚴重危害相關管理秩序的行為。本文就相關內容作詳細解說。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以勞務輸出、經貿往來或者出國考察、觀光旅游等名義,弄虛作假、從國家主管機關騙取護照、簽證等出國(邊)境所必需的出境證件,而且行為人將騙取的出境證件交給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的犯罪分子用于犯罪活動。
1、弄虛作假,采用欺騙手段。行為人弄虛作假,以欺騙手段,使國家出入境管理機關的有關工作人員發生錯誤認識,為其辦理出境證件、從而合法地獲取出境證件。這是騙取出境證件罪的本質特征,也是騙取出境證件罪區別于其他犯罪的重要標志。只有在行為人采用了欺騙的手段的情況下,才能構成騙取出境證件罪。
虛構事實、是指以語言、文字或者某種舉動故意捏造根本不存在的事實或者故意夸大事實,使人把根本不存在的事實誤認為存在或把夸大的事實誤以為真。
隱瞞真相,是指故意掩蓋客觀存在的事實,從而使有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上當受騙。
就騙取出境證件罪而言,行為人為達到為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使用的目的,必須以有組織的出國人員的方式,以各種名義騙取出境證件。根據我國出入境管理的有關法律規定,有組織的出國人員,是指由國家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或授權的機構組織的出國人員或團體,因非公務活動出境,該機構在境外提供必要的組織、服務的出國形式。在出入境管理中,被批準或授權的機構對出國人員和出入境管理機關負有雙方面的責任。這種有組織的出國渠道主要有:(1)留學;(2)旅游;(3)就業;(4)商務活動。
2、錯誤認識。錯誤認識是指人們的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不相符合。這里的錯誤認識不是泛指受騙者對案件的一切事實情況存在認識上的錯誤,而是僅指對能夠引起被騙的負責辦理出境證件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發放出境證件的事實情況有認識上的錯誤。
從發放出境證件。負責辦理出境證件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發生錯誤認識之后、往往就會出現錯誤地發放出境證件的結果。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通常房間的面積怎么計算
2021-03-04公司不分利潤股東能退股嗎
2020-12-15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的有選舉權嗎
2020-11-09非婚生子女的準生證如何辦理,非婚生子女如何認領
2021-01-11遺贈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28員工打架能直接開除嗎
2021-03-14侵權責任能否仲裁解決
2021-03-07婚姻糾紛孩子怎么辦
2020-11-11抵押擔保合同
2021-02-18放棄去世人的繼承權后有居住權嗎
2021-01-10離退休不滿5年能解除合同嗎
2021-01-31勞務合同什么法律關系
2021-02-25試用期職工患病企業怎么辦
2020-12-13企業不執行勞動調解協議怎么辦
2021-03-21工傷和意外險的醫療費怎么樣賠償
2021-01-22意外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01保險公司怎么評估房屋補償標準
2021-02-25買的分紅型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9保險糾紛非訴和解案
2021-02-03企業財產險怎么計算賠償金額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