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見的勞動爭議中,無非就是關于加班工資、休息休假、勞動福利等方面的糾紛。其中,在眾多的勞動爭議中關于加班工資的爭議又是實踐中最常遇到的。勞動者要學會正確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那么,了解加班工資仲裁時效就是很有必要的。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加班工資屬于勞動爭議的范圍。所以,加班工資的仲裁時效是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勞動法》第八十二條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規定:“勞動關系解除或者終止后產生的支付工資、經濟補償金、福利待遇等爭議,勞動者能夠證明用人單位承諾支付的時間為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后的具體日期的,用人單位承諾支付之日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勞動者不能證明的,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之日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 “拖欠工資爭議,勞動者申請仲裁時勞動關系仍然存續,用人單位以勞動者申請仲裁超過六十日為由主張不再支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用人單位能夠證明勞動者已經收到拒付工資的書面通知的除外。”
在 2008年5月1日之前,勞動爭議的時效為60天,自爭議發生之日起60天,員工未提起仲裁的視為放棄申訴權,將得不到法律的保護。但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拖欠員工工資的,沒有60天的時效限制。但用人單位曾明確書面通知員工拒不支付拖欠工資的,員工應當自收到該通知后60天內提起仲裁。
2008年5月1日開始實施的《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將勞動爭議時效從6個月延長至1年,再次明確勞動關系存續期間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不受1年的限制。對勞動爭議案件時效上的變化更有利于對勞動者的保護。
勞動者了解一些關于勞動爭議的解決途徑以及解決勞動爭議的相關法律常識有助于更好的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如果你的合法權益收到了侵害,需要專業的律師幫助您維權,可以咨詢律霸網站的在線律師。
勞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規定是什么
喪失勞動能力證明在哪里開?
勞動者和企業簽合同注意事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前貸款買房婚后加名字屬于共同財產嗎
2020-12-25法院立案后多久通知被告
2021-01-15擔保書有效期多久
2021-01-19代加工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2021-02-19非親生子女離婚歸誰
2021-03-03老公與其他女人同居 是否構成重婚罪(以夫妻名義生活沒有領結婚證)
2021-03-05申請強制執行收費標準
2021-03-22花錢收別人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12單方解除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05按份共有房產已過戶可以贈與嗎
2021-01-23用人單位如何采取措施用法律手段裁員
2021-02-13單位未蓋章的競業限制協議效力
2021-03-09壽險理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1-22飛機延誤4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09保險合同的成立意味著什么
2021-03-19保險提醒、說明義務嚴格,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標準是什么
2021-02-10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跳槽去另一個公司保險基數怎么算
2020-12-20“觀察期”出險不理賠
2020-11-16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有責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