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節發福利費個人所得稅怎么計算?
過節費可以作為職工福利,但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個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現金、實物、有價證券和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原則,對于發給個人的福利,不論是現金還是實物,均應繳納個人所得稅。但目前對于集體享受的、不可分割的、非現金方式的福利,原則上不征收個人所得稅。企業從福利費中按符合國家有關財務規定發放給職工的供暖費補貼、防寒費、防暑費等,應并入職工當月的工資薪金一并計征個人所得稅。
另外,企業給職工發放的節日補助、未統一供餐而按月發放的午餐費、補貼,按月按標準發放或支付的已實現貨幣化的住房補貼、交通補貼、車改補貼、通訊補貼不再作為福利費開支,應納入工資總額管理,并計征個人所得稅。
二、個人所得稅的稅率有哪幾種?
1、綜合所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3%,共7級。
2、經營所得適用5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稅款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低一級為5%,最高一級為35%,共5級。
3、比例稅率。對個人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
綜上所述,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很多企業會給員工發放過節福利費,這屬于員工的工資報酬,應當繳納個稅。過節費要納入當期工資收入,扣除免征額后,余下部分按照累進稅率的方式計算。個人所得稅的稅率從5%到45%不等,收入越高,應納稅額越多。
新勞務費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個人所得稅申報流程
年終獎金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禁止食用野生動物養殖戶有損失怎么辦
2021-01-14人事爭議被申請人提交答辯書的限期是多久
2021-01-09被拘留15天可以保釋嗎
2021-01-22債務人失蹤后怎么辦
2021-02-28交通事故索賠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9論票據法中的無權利抗辯
2021-03-10中國人和外國人辦理結婚證登記如何辦
2021-02-27環境污染造成損害該如何承擔責任
2021-01-22車禍致人傷殘如何索償
2021-03-25法律法規的變化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12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模板是什么
2021-01-03撫恤金需要申請嗎
2020-11-16框架合同是否需要約定有效期
2021-02-23簽訂投資擔保合同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3倉單交付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9贈與合同怎么行使撤銷權
2021-01-12追討勞動合同違約金有時間期限嗎
2021-01-08競業限制不平等是否有效
2020-12-11建筑工地勞務關系能否認定工傷
2020-11-21補繳社會保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