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節發福利費個人所得稅怎么計算?
過節費可以作為職工福利,但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個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現金、實物、有價證券和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原則,對于發給個人的福利,不論是現金還是實物,均應繳納個人所得稅。但目前對于集體享受的、不可分割的、非現金方式的福利,原則上不征收個人所得稅。企業從福利費中按符合國家有關財務規定發放給職工的供暖費補貼、防寒費、防暑費等,應并入職工當月的工資薪金一并計征個人所得稅。
另外,企業給職工發放的節日補助、未統一供餐而按月發放的午餐費、補貼,按月按標準發放或支付的已實現貨幣化的住房補貼、交通補貼、車改補貼、通訊補貼不再作為福利費開支,應納入工資總額管理,并計征個人所得稅。
二、個人所得稅的稅率有哪幾種?
1、綜合所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3%,共7級。
2、經營所得適用5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稅款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低一級為5%,最高一級為35%,共5級。
3、比例稅率。對個人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
綜上所述,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很多企業會給員工發放過節福利費,這屬于員工的工資報酬,應當繳納個稅。過節費要納入當期工資收入,扣除免征額后,余下部分按照累進稅率的方式計算。個人所得稅的稅率從5%到45%不等,收入越高,應納稅額越多。
新勞務費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個人所得稅申報流程
年終獎金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宋**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1-02-09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法律援助范圍是哪些
2021-01-03公司股權變更費用都怎么規定
2021-03-08軟件著作權對評職稱有用嗎
2020-12-08授予專利權對新穎性有哪些認定標準
2021-02-04民事訴訟須知
2021-02-04老婆出軌離婚財產怎么分
2021-03-07離婚給孩子的錢監護人有權利花嗎
2021-02-07一審不服上訴費用規定
2021-03-24中年人離婚協議書該如何書寫
2021-02-05商業銀行是企業法人嗎
2021-03-20購房合同有何需要注意的陷阱
2021-02-21勞動合同關系幾年內訴訟有效
2021-02-12部分免責算免責條款嗎
2021-02-08因工受傷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3-10中外產品責任保險若干法律問題的研究
2020-12-30<保險法>之財產保險部分學習摘要
2021-03-17怎樣區分保險事故發生前后的解除
2020-12-26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相關內容
2020-12-28保險合同如何變更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