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節發福利費個人所得稅怎么計算?
過節費可以作為職工福利,但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個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現金、實物、有價證券和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原則,對于發給個人的福利,不論是現金還是實物,均應繳納個人所得稅。但目前對于集體享受的、不可分割的、非現金方式的福利,原則上不征收個人所得稅。企業從福利費中按符合國家有關財務規定發放給職工的供暖費補貼、防寒費、防暑費等,應并入職工當月的工資薪金一并計征個人所得稅。
另外,企業給職工發放的節日補助、未統一供餐而按月發放的午餐費、補貼,按月按標準發放或支付的已實現貨幣化的住房補貼、交通補貼、車改補貼、通訊補貼不再作為福利費開支,應納入工資總額管理,并計征個人所得稅。
二、個人所得稅的稅率有哪幾種?
1、綜合所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3%,共7級。
2、經營所得適用5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稅款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低一級為5%,最高一級為35%,共5級。
3、比例稅率。對個人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
綜上所述,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很多企業會給員工發放過節福利費,這屬于員工的工資報酬,應當繳納個稅。過節費要納入當期工資收入,扣除免征額后,余下部分按照累進稅率的方式計算。個人所得稅的稅率從5%到45%不等,收入越高,應納稅額越多。
新勞務費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個人所得稅申報流程
年終獎金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反擔保成立要什么條件
2021-03-25怎樣能撇清婚內債務
2021-03-11船舶租賃合同怎么寫
2021-03-21探望權如何中止
2020-11-20企業承包與租賃合同區別具體在哪些地方
2021-01-01勞務派遣國外生病死亡如何賠償
2020-11-25單位不交社保仲裁時效是多久
2020-12-23母親改嫁女兒未改姓死亡保險金應怎樣給付
2020-11-19飛機晚點有賠償嗎
2020-11-30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標的
2021-01-10投保車型與實駕車型不符,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7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有責
2021-03-05保險是先用交強險賠付嗎
2020-11-09保險合同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3-16沒劃痕險怎么走保險
2021-02-09免責條款未作明示 保險公司理應賠償
2021-01-09保險受益權的主體
2021-03-10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到底該不該賠?
2021-02-18保險經紀人條件資格包括哪些
2021-02-21土地承包的主體可以是誰
2020-12-27